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下图,完成小题。小题1: ①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B...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 ①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C.农田水利设施完善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小题2:据图中信息判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可能是
A.⑤B.⑦C.⑨D.⑪
小题3:下面两幅景观图记录了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情况,箭头指示的地理事物为田埂。与①
地区的田埂相比,⑪地区的田埂独有的功能是
 
A.蓄水保肥B.用于人和农业机械等通行
C.划分耕地D.栽培植株矮小的经济作物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这些地区由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说明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消费量不变或者减少。从这点考虑,D项错误。由省区轮廓可判断出是江苏省,江苏省位于东部平原区,未开垦耕地不可能太多,故而A错误。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使旱涝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减小,从而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对粮食商品率的提高和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小题2: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被占用的耕地大面积减少,从而使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会促使城市周围的农业结构向城郊农业发展,也就是说蔬菜、花卉的种植会增加,导致粮食产量降低。结合上面分析,观察图像,⑪地区由原来的一般余粮区转变为严重缺粮区,说明城市化速度很快。
小题3:图片显示,①地是旱地,⑪为水田。两者相比,后者的田埂主要为蓄水保肥。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下图,完成小题。小题1: ①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B】;主要考察你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材料三: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材料四: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澳大利亚已经面临“百年大旱”。3年前,权威人士就提出“若没有足够的雨水,则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影响最深远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国际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小题3:澳洲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有
①位于副热带高压带,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畜牧业粗放
②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山脉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③冷冻科技革新,促成畜牧产品的大量输出
④南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
⑤原住民的传统知识大幅度提升农产附加价值
A.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③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左下图是X城市及附近地区示意图,X城市的经度是东经8°,纬度是北纬53°40′。右下图是四种气候类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左图X城市附近盛行风向为           。该地区所在大洲西部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的特征为右图中的   图所示,分析该气候类型在本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8分)
(2)左图所示地区居民酷爱乳产品和山羊肉,畜牧业和高产值的园艺业发达,且在农业中占主体,试分析形成这种农业结构的自然原因。(4分)
(3)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若要促进港口的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还需加强       建设。(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农作物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农作物是
A.水稻B.玉米C.小麦D.棉花
小题2:该作物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关于家庭农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家庭农场历史悠久。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称鼓励和支持农民承包的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当前各地方行政村积极开展“互换并地”的政策,减少农户耕作的地块数,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材料二:在吉林省延边州,很多农村青壮年出国劳务、进城打工。为解决农村无人种地的难题,2008年延边州开始探索“家庭农场”模式,即由农场承包村民的土地,付给村民租金。几年来全州土地流转面积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达到67.04%。
(1)比较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家庭农场”生产特点的异同。(6分)
(2)分别评价吉林延边和上海松江发展“家庭农场”的气候条件。(4分)
(3)概述“家庭农场”对吉林延边地区的积极影响。(4分)
(4)分析上海农业用地基本分布于松江、崇明等郊区的原因;分析松江“家庭农场”大量生产蔬菜的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