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受教育权 > 材料一:2008年我国投入223亿元,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
题目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2008年我国投入223亿元,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
材料二:2009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其中有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老师。二坪村小学建在峡谷悬崖峭壁之上,孩子们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每次放学、上学,李桂林夫妇俩都要把孩子们一个个背上背下,18年如一日。伴随着一面国旗,一盏油灯,他们为山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
(1)材料一说明国家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得以实现?国家这些措施体现了什么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桂林、陆建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二坪村小的学生你会向李桂琳、陆建芬老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说明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得以实现。国家这些措施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
(2)李桂林、陆建芬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有: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创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按时入学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遵守法律,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义务。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2008年我国投入223亿元,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主要考察你对受教育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句格言启迪我们

[     ]

A.要根据自身的独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梦想的过程
C.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社会越发展,选择的机会就越多,选择的难度就越大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一首校园歌曲唱道“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30年后的今天,同学们唱着《童年》,仍然感到就发生在今天自己的身边。
(1)材料一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请写出这些同学要这样做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歌曲里唱出了同学们中存在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有何不良影响?我们应怎样改变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我国,凡是年满________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     ]
A.6周岁 
B.7周岁  
C.8周岁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说说为什么中学生应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在近年来的全国刑事罪犯中六成是青少年,其中14~17岁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未成年人犯罪有这样几个特点:犯罪年龄趋于偏低,15~16岁的占72.6℅;独生子女占80℅;盗窃抢劫罪占60℅~80℅;父母离异家庭的占50℅。  
材料二:木羊(化名)现年17岁,曾以550分的好成绩考取了中专,美好的人生已向他扬起了出征的风帆,但他却因强奸幼女罪被判6年徒刑。当记者问他为什么犯罪时,他低下了头,几乎用混沌与艰涩的语言回答:“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吵架,我常感到很害怕,当我长大了一点后,就穿梭于父母之间劝架,不停地用谎言和解他们,但都无济于事。在我10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婚 了。我被判给了母亲。其实无论父母离婚前后,他们对我的疼爱都是始终如一的,但是我却不快乐,想着他们争吵的面孔,想着我是个离异父母的孩子,我就感到压抑,我觉得这个家不温暖。于是,我就到外面去结交朋友,跟他们一起吃喝、抽烟、上歌舞厅、看黄色录像,我感到与他们在一起能让我忘却烦恼,觉得有一种满足。我过去是个好孩子,上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上初中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才使我走到了这一步。”
阅读以上两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问题做出了那些具体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完材料后,你得到了那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生王某辍学在家,经老师多次劝说也不复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读不读书是我自己的事,谁也管不着。” 请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某这种说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