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来源:
1.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宣传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清华大学将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校庆日,因此百年校庆日为4月24日。校庆期间,遍布海内外的校友五万余人相约返校,同贺母校百年。他们重回清华园,追忆青春岁月。
成立于1956年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与北京清华大学系出同源,秉持同样的校训,拥有共同的校徽、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精神以及校风文化。
今日,两岸清华同贺百年,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不仅互派代表团,而且各自的校庆晚会上,两校学生联袂出演。
宣传语:五万学子齐返校 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期刊。请你依据下面的材料,用简练的语言,在横线上填写这则期刊的主要内容。
【材料】
在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即三个“结合”。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他说,同学们应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为国奉献之志。
第二,①。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第三,②。同学们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基准要求。同时,要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传小组预备在学生中展开“清华精神”大讨论,请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清华精神,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为一名学生具备清华精神的重要性。
【材料一】
清华,淳朴严谨的学风绵延不绝。老清华,睡懒觉者要被罚,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在图书馆“开矿”;新清华,匆匆的脚步是赶着去教室占座,甚至要想在图书馆抢到个看书的座位,天不亮就得去。周末晚上10点多,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让人不免惊讶:怎么这么多人?是散电影了吗?清华人答:不是散电影,是散自习。
【材料二】
清华园里,时时回荡着历届学子们在清华园里的铮铮誓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将自己的事业征途与国家的建设需要紧紧相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①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②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3.清华精神:淳朴严谨、爱国奉献。第二问:“略”。
核心考点
试题【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日。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清华】;主要考察你对写作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11年1月13日,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意味着这座有91年历史的“十里钢城”在北京正式谢幕。为回顾首钢的过去、祝福首钢的明天,我校将举办“首钢文化展”。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按照首钢的发展历程,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请根据下面的首钢大事纪,将每部分的标题补充完整(每空4个字)。
首钢大事纪 |
1919年,作为首钢前身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铁厂”建设工程启动,中国最早的一座炼铁炉诞生。 1958年,建起我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钢铁厂有铁无钢的历史。 1964年,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 1979年,首钢率先实行企业承包制,竖起改革的一面旗帜。 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达824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2005年,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新首钢。 2007年,首钢的钢产量1540万吨,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6位。 2010年,首钢新厂钢产量达到2500万吨。 |
新华网3月28日电(记者王丽、李劲峰)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正席卷西南大地,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困难。灾情还在持续,当群众最需帮助的紧要关头,干部、党员能不能冲锋在前,真正成为查实情、解民困的“主心骨”,将直接决定抗旱救灾能不能取得胜利。 水库龟裂、河谷断流、农田板结……灾情已经持续数月,有许多边远贫困群众饮水十分困难;春耕在即,大面积的田土迫切等待灌溉、翻犁。抗旱救灾任务艰巨,时间更为紧迫,眼下能不能带领和组织群众抢夺时机开辟水源、抗旱保苗,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抗旱救灾的考验面前,党员、干部必须深入一线,尤其要到灾情最重、抗灾难度最大的地方解民忧。想不想挑重担作表率,敢不敢豁得出来、冲得上去,是检验党员、干部品质最好的“试金石”。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新闻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一名中学生面对旱灾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3月29日中午,安徽电视台记者王剑飞老师为合肥寿春中学带来了一场题为“逆流成河与思维魔方”的文学讲座。 几段精彩的采访视频拉开了本次文学讲座,也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王剑飞老师以及他的记者工作。王老师以新颖的纸盒魔术开始了演讲,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文学的内涵及作用,并列举了中外作家的事例引导同学们注意思维的创新。他在讲座中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鼓励同学们热爱文学、坚持创作,并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人生的幸福。 (1)请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在转录过程中出现了成分残缺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讲座结束后,学校准备筹建文学社,请你运用一种修辞为文学社拟一个社名,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项具体的活动,为文学社的创立和发展营造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帝”原指神话传说中宇宙的创作者,也可指人间的君王。可是,在2010年,这个汉字却大放异彩,富有了非常时尚的义项。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精短的语言归纳“帝”的时尚含义。 材料一:东方卫视播出的《中国达人秀》,一位叫杨迪的小伙子上台短短一分钟,却凭借其极其夸张的搞怪的表情逗得观众乐不可支,被戏称为“表情帝”。中央台举办的青歌赛中也出现了一位“表情帝”。他唱《塞尔维亚理发师》,表情时而愤怒时而狂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歌曲中人物的性格,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材料二:近日网络上又有一位“哥”走红。这位哥,不是凭借独特的外形或者怪异的行为而走红,而是凭借过人的才华,让路人为之惊叹。这位哥凭借一堆彩色粉笔,在上海闸北公园门口的路面上,画出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热心网友钦佩其过人才华,将其作品传于网络,并冠之以“粉笔帝”。 材料三:南非世界杯,一条叫保罗的章鱼预测南非世界杯比赛八次全部预测正确,令世界球迷大为叹服,章鱼保罗因此被称为“预测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中有一些有警示作用的标语若能再有点人情味、幽默感或文学色彩,效果会更好。请将下列标语改得合情合理。 例:某山路旁:“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把青山留下,把火种带走 某电厂门口大红字标语:“5万伏高压线,严禁触摸,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