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常见题型 > 写作(60分,含卷面分3分)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写作(60分,含卷面分3分)
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也许功亏一篑;多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
请以“多走一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 600。
答案
参考例文
多走一步
儿时的秋季是充满期盼和诱惑的。对我而言,那期盼是挂满枝头亮晶晶的红枣,而那诱惑则是鲜脆的红枣留于满嘴的甜蜜。不过,真正令我震动的,却是留于我心灵深处那一片印满头油与汗迹的粗布头巾。
那年秋季,我随父亲到西山后坡打枣。太阳斜西时,父亲扛一麻袋红枣、我扛一布袋红枣回村。我与父亲扛着红枣翻过一道山梁时,父亲突然发现他的粗布头巾丢在枣树上了。
我说:“我去拿,在哪?”
父亲说:“就在歪脖子枣树的第一个树叉上。我记得清楚着哩!”
但我赶回去一看,歪脖子树叉上光光的,什么都没有。我返回,说:“甚都没有的。”父亲蹙蹙眉,问:“你真看了?”我回答:“看了。”父亲:“歪脖子树叉?”我:“对,歪脖子树叉。”父亲:“是头一个树叉?”我:“是哩!”父亲:“怪了,不对不对。我去!”父亲长吁一口气,亲自返去找他的头巾。
不一会,父亲拿着头巾回来了。
我好生奇怪,问:“在哪找到的?”
父亲:“在树前的坡下。”
“可你说是在树叉上的!”
“可能是被风刮下去了。”父亲接着说:“你要是向前多走一步,就发现了!可是,你怎么没多走一步哩?”父亲扛起红枣走在前头,再没吭声。我随后,脚步沉沉,心里却很不自在……
自此,多走一步,我深深地记下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父亲这句平常话,让我受益多多。
人生中会有很多值得内存的有益警示。多走一步,天地宽;少走一步,遗憾多。这样的例证实在是很多,可能多数人都有此感触。这里,就没有必要再加罗列了。概言之,倘若这样做了,很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白走了,不就一步而已吗,碍不了什么,那倒也是无所谓的。
解析

试题分析:“多走一步”作为日常口语,有两种含义,一是实指多走一步路,二是比喻一个行动可以停止而没有停止,一件事情应该结束却没有结束,在一般人认为可以停止应该结束的时候,还有一个后续的动作,例外的措施。在这个题目中,只能理解为比喻义,因为作文材料是在讲“多走一步”的意义。换言之,这是一个比喻性的标题,尽管这个比喻义寻常可见极为浅显,但只要是比喻性的题目,都存在一个实指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个实指义如果没有形诸文字,那就一定要让读者可以明确地领会出来。
核心考点
试题【写作(60分,含卷面分3分)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主要考察你对常见题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以《________给我带来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学习”“读书”“听音乐”“踢足球”等;2.以记叙为主可适当抒情、议论;3.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名称和人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蓦然回首,从来不曾忘记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友情;从来不曾忘记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从来不曾忘记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
请以“从来不曾忘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
请以“那一次,我看见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文章。
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名称,同学老师的真实姓名。
3.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文。(60分)
14、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
15、以“关注”为话题作文
生活中,我们对某些(个)人、某些(件)事、某些(种)社会现象会特别关注。这些特别的关注,往往体现了关注者的素养、情感与责任。要求:以“关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春天,一家人郊野散步,和谐美好,这是生活的恩赐;《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这是生活的恩赐;蒲松龄屡试不中却令他有机会完成《聊斋志异》,这也是生活的恩赐。生活总是给予我们机会,给予我们教益。
请以“生活的恩赐”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名字,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