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重庆市月考题难度:来源: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⑴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主要考察你对口语交际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黄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子,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话让这位美国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去租房,他们对房子很满意。房东是一位老妇人,她淡淡地说:“我从不把房子租给带小孩子的家庭。”夫妇俩大失所望。可是小男孩又敲开了房门,满面春风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妇人听了哈哈大笑,愉快地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最新试题
- 1选择方框内的单词完成句子。nurse, bank clerk, policeman, teacher, waitress
- 2已知函数f(x)=3x-13|x|.(1)若f(x)=233,求x的值;(2)若f(x)>233,求x的取值范围.
- 3在炎热难耐的夏天,人们常在不影响雅观的情况下,穿着比较暴露的衣服,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少衣服吸热B.有利于体温的
- 4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用电压表能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的是( )A.B.C.D.
-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一定存在NH4+、Ba2+、AlO2-、Cl-B.同一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相对
- 62006年,全国30个省区市在我省有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如下表:省区市广东福建北京浙江其它金额(亿元)1246766471
- 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命题,命题是减函数,若或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8. _______ the office, the foreign visitors were shown round
-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归嵩山作①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③。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
- 10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
热门考点
- 1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2To our anger, many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build luxurious
- 3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它提倡的、今天我们仍为之奋斗的口号是: [ ]A、民主、科学
- 4如图所示,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要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的高度滚下;还需要用 同一个钢球从 _________ 滚
- 5阅读下面的寓言,按要求答题。蝜蝂传 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棒,辄持取,其首负之挟。背愈重,虽困剧不止栛也。其背甚涩楝
- 6下列各对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A.3与13B.32与-1.5C.-3与13D.4与-5
- 7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母鸡下蛋 B.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C.雨后春笋 D.葵花向阳
- 8(9分)运用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在世界各
- 9四次中东战争都是阿拉伯国家与( )间进行的:A.伊朗B.伊拉克C.以色列D.埃及
- 10告别老屋①我离开老屋,搬进市内,已有一个多月了。新房子既宽绰,交通又方便,可我总觉得失落了什么。有时,站在阳台上,眼光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