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理解。母亲的那双脚三棵树  母亲生在农村,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夏季里,常常是赤着脚度过的。  长大进城后,母亲是装卸队长。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在熟睡时被叫...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母亲的那双脚
三棵树
  母亲生在农村,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夏季里,常常是赤着脚度过的。
  长大进城后,母亲是装卸队长。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在熟睡时被叫醒。最累的工作是扛大米和棉花包,大米通常四袋摞一起,棉花包一般都是二三百斤,必须一口气扛到指定的位置。许多人累跑了,只有母亲和少数的人坚持下来,她常自豪地说:这双脚,劳苦功高!
  母亲的脚很白,很美,干净而有力量,无论多累,她的步履总是那么轻盈。母亲的脚,是在那一天,就是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天,变得沉重起来了。那一年,母亲才33岁,我9岁,弟弟5岁,妹妹才一岁……
  父亲为保护他徒弟因工牺牲,面对三个幼小的孩子,面对未来的生活,母亲陷入了绝望。
  曾几何时,母亲用颤抖的手去触摸电线,母亲泪眼朦胧地迎面扑向飞驰的列车……每次都是我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纤弱而无助。母亲常常呆呆地伫立在父亲的坟头,任风雪凝固了双眼的泪滴,任寒风冻僵了那美丽的却又无比沉重的双脚。当我的脚也跟着冻僵的时候,母亲把我的小脚揣在她的怀里,母子相拥着哭成了泪人。
  挨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母亲又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了她的孩子们。这双脚,在沉默中走上了漫漫旅程……
  我上高中后,母亲就更加辛苦了,黑黑的秀发中,多了许多沧桑的银丝。
  高考那年,母亲为给我补养身体而养了头猪,常常需要到几里远的荒郊野外,去割猪草。怕打扰我们的学习,她一般不让我们跟着,唯有周日休息,我坚持着和母亲一道去。自此,我开始喜欢上了落日,喜欢上了雨后的彩虹,那个时候,在夕阳的余辉中,在雨后的彩虹下,母亲的背影是多么美丽。
  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不见母亲回来,弟弟妹妹急得不知该怎么办,见我上晚自习回来,都哭着奔过来。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星星和月亮都隐匿了形迹,兄妹三人手牵着手,在旷野里大声地呼喊妈妈……终于找到了母亲,她疲惫至极,几乎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我扛着那一大筐猪草,默默地走在母亲的背后,眼泪簌簌地落下来……回到家,母亲的脚正流着血,我小心翼翼地给母亲用温水洗了脚,又轻轻地涂上了药膏,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给母亲洗脚……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了母亲,好好读书!”
  我如愿以偿地上了大学,再后来,弟弟和妹妹也相继考进了大学。供孩子读书,母亲几乎耗尽所能。我和弟弟都声明今后成家立业不再要家里的一分钱。母亲默默地看着我们,没说什么,只是带着那双受伤的脚,又开始了新的跋涉——做小买卖——卖瓜子。数九寒冬,在凛冽的风中煎熬,帽子上挂满了冰茬,只露出两只期盼的眼睛,在无尽的夜色中的总是那匆忙的背影。她一分钱、一角钱地积攒着……
  毕业后,我当了数学教师。结婚时,我没有要母亲的钱,我又怎么忍心要那些母亲用带着伤痛的脚走出来的那份血汗钱呢!最后,母亲终于同意把钱留着供妹妹读完大学。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但母亲的脚和腿,却因劳累患了风湿,兄妹们都争着给母亲买药,也常常逼着母亲吃我们带回的营养品,可病魔却也永远纠缠着她了,看着母亲拖着沉重的腿脚,多想替母亲承担那份煎熬!
  前几天,忽然接到妹妹的电话:“哥哥,我已经从妈妈那里套出了她的生日……”
  我已在心里计划:“妈妈,今年是您的六十大寿,在您过生日的那一天,我要再为您洗一次脚。”
  在人生的旅途上,您那双脚踩出的足迹是对我永远的激励。(选自“好心情”原创文学网,有改动)
1.本文围绕着“母亲的那双脚”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童年的记忆里,母亲的脚步总是那么轻盈,后来经历家庭不幸,母亲的脚步变得沉重,脚步折射了家庭的变化,也反映了母亲的心理变化,你能简要分析一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说“您那双脚踩出“的足迹是对我永远的激励”,激励“我”的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母亲”或“母爱”作为话题,写一段话,说说你渎此文后的感受,50字左右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母亲当装卸队长吃苦耐劳,十分能干。父亲去世,母亲的双脚变得沉重。“我”高考那年,母亲去打猪草累得无力回家。为了给孩子攒钱成家,卖瓜子。
2.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写出了路很不好走,天色很黑,烘托出“我”和弟妹的焦急、害怕和无助,写出了寻找妈妈的艰难,为下文母亲受伤作铺垫,进而体现出母亲生活的艰辛。(意对即可)
3.母亲虽然要干很累的活,但感到快乐和满足,所以步履轻盈。父亲去世后,母亲既承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还要担起养育幼小孩子的重任,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再也轻松,不起来了。(意对即可)
4.激励“我”的是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行动。她乐观,在劳累中笑得灿烂;她勇敢,积极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她是一位慈爱、善良、深爱自己家人、为儿女奉献一生的人。(意对即可)
5.母亲的那双脚,踏过了多少艰辛。背负了多少沉重,见证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多少悲痛和辛酸。母爱是伟大的,也许今生我们也不能回报。母亲,我多想再为您洗一次脚。(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理解。母亲的那双脚三棵树  母亲生在农村,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夏季里,常常是赤着脚度过的。  长大进城后,母亲是装卸队长。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在熟睡时被叫】;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麦黄黄 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羞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摘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1期,有删改)
1.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每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选自冯骥才《灵魂的巢》,有删改)
1.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歪儿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事件
歪儿坐庄
歪儿挨骂
歪儿扔下铁罐
歪儿回来
感情
 
 
小说阅读
留两个柿子看树
  ①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母亲一人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农活,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在生活中母亲处处教导我们节俭,摘柿子的时候不论大小都让我和弟弟摘下来。
  ②挨着院墙有一排柿子树,黑黑的躯干,粗糙的树皮,一如历尽岁月沧桑的长者,安详、淡定。霜浓秋重的时候,柿树上果实累累,不甘寂寞的柿叶,被秋染红,随风而动,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那些饱满而丰润的柿子很快就褪去少女般的青涩,追寻着岁月的脚步由金黄圆润转身披上红彤彤的嫁衣,坠在枝头闪动着红色的亮光,特别诱人。
  ③每到收获的季节,母亲总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去,想方设法把柿子摘下来。甚至连树梢上带着青色斑点的小柿子也不放过。在母亲的监督下,所有的柿树都会被我们“扫荡”很多遍。母亲顶着一块蓝色的方巾在树下接着,更不忘叮嘱我们小心点,小心点。记得有一次,在母亲的指挥下,我爬到高高的树梢上摘柿子,大个的“红灯笼”尽收篮里,剩下的柿子青色还未褪尽,小小的如同棉桃子,我嫌小没有摘。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摘下来都是钱,放在树上一分钱换不到,多可惜啊。你的学费就是这些柿子换来的。”后来,母亲用竹竿做成网套,还是把那些柿子套了下来。乡下的人家底薄,日子都算计着过,手指缝张大一点都是浪费。母亲说:“一个柿子可以换来一碗茶,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
  ④从那后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每年都把树上的柿子摘得干干净净。
  ⑤月滚着月,年滚着年。后来,我们兄妹都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上次回家,已是深秋,天高雾浓,落叶像断魂的金蝴蝶摇摆着生命最后的舞姿,遍地枯黄。一群群南飞的大雁从北方驮着初冬的寒气到来。光秃秃的柿树,尖尖的顶枝直刺着灰色而悠远的天空,如记忆一样悠远、渺茫。树枝在风中颤抖着,等待着冬去,树上只剩下孤独的红柿子。
  ⑥我爬到树上把那些“红灯笼”一个个从树上摘下来,看到树梢上还剩下两个大而红的柿子,我沿着树枝向前挪动脚步,想把它们摘下来。而那一刻母亲却说,“别摘了,留着吧。”我说:“留着是浪费,摘下来吧。”母亲说:“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
1.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主题和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第⑤段景物描写特点,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全摘干净,这样写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句子含蓄地表达出母亲怎样的感慨?
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教诲
崔鹤同

  巨象集团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一天下午,大厦楼下的花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低矮的灌木。
  突然,一团卫生纸抛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白花花的卫生纸在青翠的灌木上显得特别刺眼。老人抬眼望去,是坐在花园边一张长椅上的一位中年妇女扔过来的。中年女人一边嘴里对身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满不在乎地看着老人。老人什么也没说,捡起那团纸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
  这时,又一团纸飞了过来。“妈妈,你要干什么?”儿子奇怪地问。中年女人只朝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吱声。这次,老人仍然没说什么,走过去将那团纸放进了垃圾筒。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如此这般,老人一连捡起了中年女人扔的六团纸,但他始终没有流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我希望你明白,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跟这老园工一样没有出息,只能干低贱、卑微的工作!”中年女人指着老人在教育儿子。
  这时,老人才明白,中年女人生气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她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自己则成了她“现身说法”的“活教材”。
  老人听到中年女人的话,放下剪刀走过去说:“夫人,这是巨象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巨象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中年女人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趾高气扬地说:“我是巨象集团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
  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老人拔了一个号码,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中年女人又乘机教育 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只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千万要努力啊!”
  这时,中年女人突然看到巨象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急匆匆地走过来,满脸堆笑地迎向老人,毕恭毕敬地站好。老人指着中年女人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总裁先生,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应声答道。
  老人走到男孩面前,抚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希望你明白,虽然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你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摘自2008年第9期《科学大众》,有删改)
1.你认为,这位母亲在教育儿子时有哪些失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巨象集团总裁给你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观全文,对标题“教诲”应作怎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售***的孩子
占保祥
  卡尔从小被祖母拉扯大,性格偏激执拗,方圆几个社区,没人愿意招惹他。
  13岁那年,一次喝酒后,卡尔竟抢了一位妇女的挎包,里面有几百美元现金。从此,卡尔爱上了抢劫,欲罢不能,无人不知他的恶行。校长对他很 是头疼,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孤儿。
  事情越演越烈,卡尔的***愈发膨胀起来。在学校,他成了老大,拉帮结派,唯我独尊,公开旷课,还常常偷同学的东西。
  被学校开除后,卡尔才明白自己的行为损害了祖母的尊严。想到祖母苍老的面庞,他无地自容。
  走在匆忙的人群中,卡尔看见了一个小个子的老者,他的钱包露了出来,简直是天赐良机。瞬间,***控制了卡尔,他跟随着老者,走街串巷。终于,老者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卡尔的手伸向了老人的钱包。一刹那间,钱包就落到了卡尔的手中。
  卡尔本来是这样设想的:拿到钱包后,冲老人扮一个鬼脸,然后逃之天天。
  但他的手却遭到了强有力的反抗,老人的手像钳子一样抓住了他的手。卡尔看到了一张狰狞的脸,可怕的脸。老人什么也没说,反身将他塞进了身后的小屋里。
  老人问他,说吧,怎么办?是送到警察局,还是私了?
  别送警察局了,丢面子。卡尔垂头丧气地说。
  那好吧,看来你是个惯犯,有这样的本事也算了不起。我有个孙子,很想学会这一招, 你将***和技能卖给他吧。话音未落,一个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
  他叫奇里,你现在把你所有的技术传给他。但要记住,以后你永远不能再有这样的***和行为了,否则你就是侵权。如果发现你再做坏事,就将你扭送到警察局和专利局,因为你同时犯了两大罪,要受到严厉制裁。
  老人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容不得卡尔不同意。老人拿出一张协议书,抬头写着:出售***协议书。老人握着卡尔的手,让他摁下了手印。
  卡尔被放出来时,感到一阵恐惧和失望。他想到了老人的脸,那双有力的手,还有那张协议书。
  卡尔回到家时,祖母正在与老师谈话。看到祖母向老师求情的表情,卡尔不由失声痛哭。他发誓再也不做对不起祖母的事。
  回到学校后,卡尔解散了“坏蛋组织”,一心一意做个好孩子。***再次袭来时,眼前便立刻浮现出那位老人的脸。他不敢出手,他害怕报复,害怕那间小黑屋。
  卡尔考上高中后,身上的臭毛病彻底改掉了。渐渐地,祖母也年迈多病,无力再管制他。他学会了自立,每天帮祖母打扫房间、做饭,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那天,卡尔正在侍弄庭院里的鲜花,一位老人推开了他家的院门。卡尔上前询问,却发现是那张可怕的脸。正是那个老者。
  卡尔心想,他一定是想将以前的事告诉祖母,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见到祖母,否则祖母的病会雪上加霜。这时,老人走了过来,脸上却荡漾着慈祥的微笑。他摸摸卡尔的头,问:你奶奶呢?
  她不在家,出去了,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不能这样对待一位病中的老人!卡尔正言厉色。学会护着奶奶了?好孩子,我是来看望你奶奶的,这不,牛奶、鲜花。老人说着,指了指手中的袋子。
  原来他和祖母认识。卡尔一脸疑惑。
  老人进了屋,屋内传来了奶奶与老人开心的对话。卡尔忍不住贴在门上偷听。听到一半时,卡尔禁不住潸然泪下。’
  祖母早就知道了他的劣行,她没有张扬,而是与这位好友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改掉了卡尔的毛病。 这样做,既彻底解决了问题,又不让卡尔失去人格和尊严。
  这个出售***的孩子,当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选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标题中“出售***”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巧妙设置悬念,请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分析祖母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最后说: “***是可以出售的,但亲情和尊严永远不能。”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选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