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1.找出文中表现父亲心灵手巧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句中的“居然”一词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表现出我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身为老师,明知这一本书以后再也不会用了,可是他为什么还要认真修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乔元贞得到这本补好的书会怎样感想?请做合理推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突出父亲的手巧,补书的时间短且补得好,出乎我的意料。
3.点题。表现“我”对“第一本书”的珍视、牢记之情。
4.引导孩子爱书,懂得珍惜孩子间的友谊,同时希望给乔元贞一些人生暗示。
5.提示:更重友谊;或叹自己人生的不幸,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核心考点
试题【精读感悟阅读课文《我的第一本书》第8~9段,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表现父亲心灵手巧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茹喜斌
没有什么能像书那样,给我以美的享受和启迪,也给我以痛苦和折磨。那些情爱,那些激扬,抑或是凄婉和苍凉。
书是历史,更是思想的利刃。它能把一切沧桑世事绘成长卷,把一切荣辱爱恨雕成塑像,让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并以此凿痛世人的灵魂。
一部伟大的著作,能使人抛弃卑琐而接近崇高,能使生命经历涅槃一样的苦痛和解放,从而改变生命的进程,实现人生的价值。
阅读泰戈尔的《草叶集》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有一种美的明媚和迷惘,有一种美的刺痛和颤栗。那青春爱情,那赞美感叹,那憧憬渴望……能让我看到心底那一线晶莹的小溪,那一片血染的碧草,是怎样的澈亮和青翠。《红楼梦》中的晴雯,该是令人哀怜的绝伦之美,美得清莹凄惨,美得让人肝肠寸断。我无法想象作家在塑造这些形象时的心境和情状,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在以悲剧的美,来反复咀嚼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人生的主题。
人生苦短,惟有追求的精神永恒。书便是时空的阶梯,生命的无限。
屈原的《九歌》《天问》,使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是怎样让汨罗江流不尽日月的光辉。司马迁的《史记》,使我看到了一座与天地共存的生命的巨峰,是怎样俯瞰着苍茫大地。《三国演义》又使我目睹那一场腥风血雨的惨烈和悲壮。
是书在化解生命的短促与悲哀,也在繁衍着灵魂不灭的歌唱。那些逝去的岁月和生命,是一支支古老的情歌,镂刻在龟甲兽骨和青铜竹简之上,让我膜拜先祖的深刻和伟大,亦痛感自己的浅薄和渺小。
《老人与海》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执著和沉重;《青春之歌》让我感受到人生求索的坚贞和意义;那条窄窄的《雨巷》,如同一轴淋湿的画卷,在我心中刻下难忘的回味和怀恋;那首《致橡树》,曾使我泪如泉涌,伏案饮泣于渴望灵肉解放的大悲与大喜;那支《乡愁》的浅唱,又给我凄凉的美感,苍茫的向往。沉湎其间,宇宙的日月星辉,历史的山川湖海,皆拥于怀,便有了人生的丰富,生命的无限。
那些千古不朽的卷帙,从文字抖落的一朵花瓣,从书页里淌出的一条小溪,都是一种境界,一种思想,能拨响我心中那根动情的琴弦。是书在融化岁月的隔膜,是书让我的灵魂之翼飞翔在悠远的时空,是书让我进入精神的永恒。(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6月13日)
1.本文文题是“书人痴语”,作者为我们娓娓絮说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书是历史,更是思想的利刃”,请以《水浒传》为例来解释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让我看到心底那一线晶莹的小溪,那一片血染的碧草,是怎样的澈亮和青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此文的艺术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加粗句子中有表现力的动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泪”,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仰望母亲
②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
③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④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⑤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⑥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⑦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⑧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⑨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⑩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
心思,早已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已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憧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着,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嬴弱而又坚强。
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根据2008年3月7日《浙江日报》徐卫卫《仰望母亲》改写)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妙处。
(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登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荐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第2至第8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耐人寻昧。请摘录其中的一条,分析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示例】材料;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话。
分析:运用这一材料,写出了作者与史铁生作品的情感共鸣,表现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为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等生
刘继荣
②中秋节,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十二岁的女儿在众人的催促下,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妈妈,穿着印丁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③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④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子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没多久,孩子就病倒了。
⑤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⑥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⑦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⑧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随后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⑨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的心,竟是蓦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选自《读者》2008年第8期,有改动)
1.第②自然段画线部分的句子删掉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第⑤自然段中的一个成语评价第④自然段中“我”和丈夫的行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儿“乐观幽默”的性格深受同学的喜爱。请从文中找出一处能体现女儿此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自然段中写道“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谈谈你对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桥
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教室里,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砌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稳稳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路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湿了一片十惊问她为什么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砸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那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那年九月,我路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母亲桥”在文中的意思有哪几层?其中哪是实写,挪是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的画线词语“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中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试分析母亲说话时的神情及感情。
①神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分解因式:(1)x3-6x2+5x(2)a2(a-b)+b2(b-a)
- 2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向_____(选填“左
- 3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水平金属导轨MN、PQ相距L,在MP之间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cdfe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
- 4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题。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D
- 5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有[ ]A.①③⑥
- 6设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上存在使得,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 7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BD是圆的直径,于点E,DA平分.(1)证明:AE是圆的切线;(2)如果,,求CD.
- 8— If I hadn’t been caught in the heavy rain, I could have be
- 9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各小题的词数 要求)。A long red bridge
- 10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CO2分子数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总数之比为
热门考点
- 120℃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15g固体X(不含杂质),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X的质量.测
- 2(9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
- 3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我们的考试卷平摊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B.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
- 4计算一组数据:8,9,10,11,12的方差为[ ]A.1B.2C.3D.4
- 5作文(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诗词名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名句,可以知古鉴今,可以畅想未来,可以体味情趣哲
- 6***说过“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首创农民造反之风,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
- 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Ⅰ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B.图Ⅱ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
- 8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One night a man came to our house and told
- 9若双曲线y=2k-1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2B.k<12C.k=12D.不存在
- 10已知函数f(x)=2x-a2x+1是奇函数,(1)求a的值;(2)求函数f(x)的值域;(3)解不等式f(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