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
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窗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开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的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浪。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浪,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的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做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1.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写北方春天“一点一点地化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喜欢北方这迟来的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句中加粗的“绣”字能否换成“增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3.“绣”字与“绣花针”“妙手”契合,拟人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草给大地增添了生机,富有情趣,而“增添”则没有此种效果。(意对即可)
4.示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人生的春天等。(言之有理即可)
小姑娘仰脸看着他,笑着说:谢谢叔叔。
你在等爸爸还是妈妈?他问她。
她摇摇头说:不,我等一个人,现在已经等到了。小姑娘的声音里含着快慰。
等到的人呢?他疑惑不解地问。
我等的人么,就……是您。她仰头笑嘻嘻地告诉他。
小姑娘的话还真让他莫名其妙,他笑笑试探着问: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小姑娘肯定地说:一点不错,您正是我要找的人。小姑娘瞅瞅他那困惑的脸又说:告诉您吧,我爸爸给我一笔财富,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下雨天为我打伞的人。
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他似乎试探或者好奇地问。是的,所以我要把财富送给您。她把小手伸进口袋里。
他信口问道:你要给我什么财富,多少,是金币、美元还是其他?
小姑娘略微启开小口儿高兴地说:不,是十万元的钞票,不信您看看!
小姑娘不慌不忙,把一只手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来,手里当真拿出一张闪闪发光的“钞票”递在他手里。天呐,这是什么大钞,这分明是一张在硬纸片上画的水彩钞票。他不禁大笑起来:哈哈,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谢谢,我收下。
小姑娘眨巴着,两只大眼睛看着他问:叔叔您不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他说:我当然想知道喽。
小姑娘微微一笑说:我实话告诉您吧,我近日读了一篇外国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孩儿,她的父亲是州里的首富。一天她对父亲说想要一笔价值十万美元的财富,要把它送给一个在下雨天为她打伞的人。爸爸答应了她的要求,就给她开了一张十万美元的支票。等到下雨的那天,她就到街上去了。
找到那个人了吗?他急不可待地追问。
小姑娘叉接着说:那天开始下着小雨,后来越下越大。小姑娘站了整整一个上午,竟然没人理她。她伤心地哭了。
真是悲惨,他长叹一口气……
小姑娘又说:我不服气,也不相信,决定自己试一试。结果您没让我失望!
女孩咧嘴笑笑说:可我没有真实的财富,只是一张有象征意义的财富。
他说:不,你我都得到了财富,是一笔最珍贵的财富。
1.财富是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它可以是有形的物质,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它或许是在困境中得到的一次帮助,或许是偶然中发现的一种品质。请认真阅读文章后,说说本文以“财富”为题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财富”为题,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1)小姑娘仰脸看着他,笑着说:谢谢叔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是悲惨,他长叹一口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不同国度的小姑娘拥有着同一个心愿,同一个心愿在两个不同的国家却有着不同的两种结果。独具匠心的构思发人深思。请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题目“牵手”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三次对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简要概括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说说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找出文中与“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这句话相照应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晓声
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是的;他经常逃学。
他逃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穷。贫穷使他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新书包。这使他自惭形秽,也使他的自尊心极其敏感。往往是,其实并没有谁成心伤害他,他却已经因为别人的某句话、某种眼神或某种举动而遭暗算了似的。
妈妈不止一次向他指出:“家里明明穷,你还非爱面子!早料到你打小就活得这么不开心,莫如当初不生你。”老师当着他的面在班上说:“有的同学,居然在作文中写,对于别人穿的新鞋子如何如何羡慕。知道这暴露了什么思想吗?”
妈妈的话令他产生罪过感。老师的话令他反感。于是他敌视老师,敌视同学,敌视学校。
某日,他正茫然地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一对新婚夫妻迎面过来。他听到那男人说:“咦,这孩子像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他正欲跑,手腕已被拽住。他也认出了对方是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刘老师。刘老师组织了小记者协会,他曾是小记者协会的一员……刘老师温和地说:“我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逛公园。怎么样,肯给老师个面子吗?”他摇头,挣手,没挣脱,不知怎么居然又点了点头…
在公园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顺从,得到了一支奶油冰棒作为奖品。三人坐在林间长椅上吮奶油冰棒,对面是公园的一面铁栅栏,喇叭花万紫千红,开得热闹。
刘老师说,记得你是小记者时,写过两篇不错的报道。他很久没听到过称赞的话了,差点儿哭了,低下头去。待他吃完冰棒,刘老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
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片刻,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仔细,说喇叭花骨朵那种扭着股劲儿的状态,是在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每一朵花,都只能开放一次,为了唯一的一次开放,自我保护是合乎植物生长规律的。说花瓣儿越多的花,骨朵越大,也越硬实,是一瓣包一瓣,一层包一层的结果,所以越大越硬的花骨朵,开放的过程越给人以特别紧张的印象。说若将人与花比,人太幸运了。花儿开好开坏,只能一次。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一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一联系到人,他听出,教诲开始了,却没太反感,因为刘老师那样的教诲,他此前从未听到过。刘老师话题一转,说星期一他要到他的班级去讲一讲怎样写好作文。他小声说,自己决定不上学了。老师问:能不能为老师再上一天学?明天你可以不到学校去。你在家写作文吧,关于喇叭花的。如果家长问你为什么不上学,你就说在家作文是老师给你的任务。刘老师说:“我星期一第三节课到你们班级去,我希望你第二节课前把作文交给我,老师需要有一篇作文可分析、可点评。”
老师那么诚恳地请求一名学生,不管怎样的一名学生,都是难以拒绝的啊!
他从没那么认真地写过一篇作文。星期一他在第一节课前,就将作文交给了刘老师。他为作文起了个很好的题目——《花儿与少年》。他写到了人生中的几次开放——刚诞生,发出第一声啼哭是开放;咿呀学语是开放;入小学,成为学生的第一天是开放;每一年顺利升级是开放;获得第一份奖状更是心花怒放的时刻……他写道:每一朵花骨朵都是想要开放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是有荣誉感的。如果一个学生像开不成花朵的花骨朵,那么,给他一点儿表扬吧,对于他,那等于水分和阳光呀!
老师读他这篇作文时,教室里异乎寻常的肃静……
后来,他考上了中学。再后来,考上了大学。再后来,成为大学教授,教古典诗词,讲起诗词与花,一往情深……他是我的友人。一个温良宽厚之人。
1.“每一朵花骨朵都是想要开放的,每一个小学生都是有荣誉感的。如果一个学生像开不成花朵的花骨朵,那么,给他一点儿表扬吧,对于他,那等于水分和阳光呀!”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那么诚恳地请求一名学生,不管怎样的一名学生,都是难以拒绝的啊!”这段文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是如何起到这一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读他这篇作文时,教室里异乎寻常的肃静……”你怎样理解这里的“肃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刘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浙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⑥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羞.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⑦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⑧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①②③段依次从______觉、______觉、______觉等感官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④⑤⑥段分别写雨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充满了诗情画意。
2、④段中“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主要用______修辞手法,请简要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从原文中找句子回答)
4、对加线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句子中的每一个季节前都有一个形容词,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B.这里的春夏秋冬并非实指自然界的季节。
C、表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对火热生活的向往。
D、冬天缩短,春天提前是事实;夏天和秋天延长是想象,所以用“似乎”。
5、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了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请你也用美的语言描绘一下你平常见到的雨景,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清铭
②两年了,我一直坚持跑步,一是为了减肥,一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再忙,步还是要跑的。我曾经对朋友开玩笑说,如果别人能跟我一样坚持下来,现在的成绩比我好得多。我能取得一点成绩,大概跟我的坚持有关吧。我一直在慢跑,决定人生长度的不是速度,而是距离。有很多人曾经那么接近目标,他们也努力地跑过,但后来停了下来。目标还是那个目标,只是目标不再浮现在他们奔跑的脚印中。
③我一直在跑,慢跑。我的天资只能算中等,比不过很多在前面领跑的人。我一直被别人领跑,觉得他们气喘吁吁的声音就是我的人生主旋律。我只能遥望他们潇洒的身影在我的面前闪烁。我曾经被他们甩得很远,但我很坦然。跟在同学、同事的身后,我按自己的节奏,气喘吁吁地跑着。有时我想加速,但体能状况不允许。我不适合当领跑者,只能一直跟在别人的背后,跑着。
④我跑过了别人,并不是因为我跑步的速度快,只是因为他们停了下来。决定跑步旅程的,不是他们最初的速度,而是他们坚持的时间。我一直很怀疑,自己是在跑步吗?那些曾经的身影早远在我之前,但我还在挥汗如雨地跑着。等我跑过很多这么熟悉的身影,我才知道,决定长度的,并不是最初的速度。我有先天不足,我的腿短,平底脚,本来不适合奔跑的,但我一直坚持了下来。跑过了很多我仰慕的背影,然后把背影留给他们。
⑤喜欢过汪国真的诗歌,他的一些诗句还让现在的我血脉贲张:“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风过,雨过,但我还能风雨无阻,跑着,那就是我的人生过程,也就是我人生的结果。过程等于结果,或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在慢跑着,一切的结果就在我的面前展开。汪国真在诗歌中说:“我不去想结果如何……”
⑥我真的不去想结果,我一圈一圈地跑着。过程决定结果,哲人说的,我一直不太明白,还是努力地去跑吧,汗水顺着每个毛孔往外流。如果我展开每一个毛孔,那一定比任何的手,更能握住我想要的一切。
⑦人生是一场慢跑。有人倒在第一个呼吸关,以为人生只有一次机会,然后松懈了。有人在极度疲惫的时候停了下来,他们不能超越自己,停下来,结果固步自封.以为人生就是那么一段长的距离。
⑧我不去想谁超过了自己,很多超过我的身影鲜明后又模糊了,然后只能目送我的身影还在跑着,慢跑,这是人生最好的姿势。今天我跑了七千多米,在废弃的旧池塘边,我一直在跑着,然后就想起一个道理:“人生如慢跑。”
⑨那些冲刺过的人,还有那些比我跑的速度更快的人,根本就没有留意,有一个身影,还在跑着,那就是我,我跑着,一直奔跑,准确地说,就是慢跑。我的慢,超过许多人的快。原因很简单,我一直在慢跑,决定距离的,不是速度,是最终的坚持。
⑩人生如慢跑,就看你是否挥汗如雨了。起跑快的人,前程跑得快的人,他们都落在我的身后。我不是善于奔跑的人,唯一的过人之处,就是我一直在跑,虽然我在慢跑。我在跑着,人生从此随脚步逶迤。
我在慢跑着,那些昙花一现的人开过就凋谢了,有谁还跟在我的背后,努力地慢跑?尽管我一直在奔跑,谁又能看见我的模糊的身影呢?我在慢跑,到现在才明白,自己一直是领跑者,领跑自己。给别人领跑和被别人领跑的人都在半途中停止,给自己领跑的人最终抵达终点。
人生如慢跑,谁能坚持到最后的,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选自《广州日报》)
1.本文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生如慢跑,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⑦⑧⑨⑩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说:“人生比马拉松更长,要比的是自己。”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在⑦⑧⑩段都写到“人生如慢跑”,这样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⑤段引用了汪国真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该诗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最常用的催化剂是______,它在反应前后本身的都没有改变.
- 2对于下列自然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是熔化现象 C.“
- 3 鲁迅先生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往往着墨不多,人物就惟妙惟肖地活跃在读者面前。试就下面的语句从描写的角度作一点品析。(1)睡
- 4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比8的相反数小2,这两个数的和是[ ]A.+2B.14C.﹣2D.18
- 5请你辨认右面两幅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并回答有关问题:(1)图 (选填“甲”或“乙”)表示植物细胞,
-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B.次氯酸的结构式: H—O—Cl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 7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个数有( )(1)由3+x=5,得x=5+3;(2)由7x=-4,得x=-47;(3)由12y=0
- 8在计数制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十进位制”,即“逢十进一”.而计数制方法很多,如60进位制:60秒化为1分,60分化为1小
- 9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质量为m的带电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向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
- 10用长为16米的篱笆,借助墙角围成一个矩形ABCD(如图),在P处有一棵树与两墙的距离分别为a米(0<a<12
- 1The woman teacher together with her students_________going t
- 2如图中的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动机的是 [ ]A.B.C.D.
- 3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最大区别是A.乳酸菌是多细胞个体,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B.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C.
-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自来水C.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后的产物D.含氮28%的硝酸氨(NH
- 5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所示,表
- 6最早把美洲居民称为印第安人的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 7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 ]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O和CO2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
- 8对漫画《国家不差这一“点”》中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此人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
- 9读“俄罗斯略图”,完成下列内容:(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A______洋;B______洋;C______河;D
- 10 0.1 mol/L NaOH溶液140mL与0.1 mol/L H2SO4 60mL充分混合,若混合前后总体积变化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