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感觉
冯骥才
①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帘,搅乱心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②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绝对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灌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一堆分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橘色的夕照。
③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满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的婉转回旋。于是我被感动起来,随之而来,便是动心的感觉渐渐加强,心里的潜流形成一个疾转的漩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根无形的搅棒,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翻腾起来。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子竟然自个儿夺眶而出,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常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④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奇怪的是,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暗、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倾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
⑤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
⑥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
⑦那是个深秋时节,刚刚下过一场蒙蒙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都感到微微凉意。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枝上的不多。虽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头,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在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开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异常显眼,它比一般叶子稍小,崭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叶,可惜它生不逢时,没有长足,没有胀满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散尽汁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注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哗,雨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渴望在这树上多多留连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许多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吗?
⑧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被雨淋湿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样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觉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让这情感尽情宣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着。咦,这是怎么回事?
⑨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
小题1:. 文章开头写“黄昏时听音乐”的情景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作用?(4分)
小题2:.文章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用意?(4分)
小题3:.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这句话含义的理解。(5分)
小题4:. 文章第⑧段中写“这片绿叶”、“蓝天”有什么寓意?作者想借此表达对生活的什么样的看法?(6分)
小题5:. 作者在文中写道了两次不同寻常的感觉,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两次感觉有什么异同。(6分)
答案
小题1:特点:暮色深浓、视线迷蒙、环境寂静(内心宁静)。
作用:设置情境、创设氛围,引领读者进入意境;突出感受产生的基础,为下文作铺垫。
小题1:这里用一连串短句,五个问号、一个省略号,突出表达了“我”在“感动的潮头”那种激动、复杂的心绪和异常的“不能自已”的感受。
小题1:生活尽管给生命许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但任何生命都是热爱生活的,甚至甘心奉献一切给生活;生活不能只给生命带来希望,还要给生命以感动和幸福。
小题1:作者写一片崭新油亮、没有长足而过早飘落的新叶,意在形象地说明生活往往有诸如折磨、不幸;“蓝天”,则象征美丽的希望。作者借此表达生活“又甜又苦的”;当我们遭遇生活不幸的时候,还要看到美丽的希望。
小题1:同:两次都是莫名的,来得突然;都很强烈,有翻江倒海的感觉;都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异:(感觉的缘起)第一次是由音乐所带来的内心幸福情感的翻腾,第二次是由一片落叶、猫和蓝天所引起的对生命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感觉的特点)第一次是婉转回旋、凝聚心扉,并非一掠而过,第二次只是一小阵就消散无踪。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25分)感觉冯骥才①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帘,搅】;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草屋的声音(有改动)——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住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有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在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其中东北角的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角则长着一棵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这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满世界银装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
小题1:.“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的具体含义。(3分)
小题2:.结合全文内容,从四个方面概括作者“聆听”到了哪些“声音”。(4分)
小题3:.请赏析⑥段末尾“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一句的妙处。(3分)
小题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⑦段的作用。(4分)
小题5:.大自然是无言的,但我们却能从文人墨客的诗文中聆听到他们的心声。请仿照例句,再列举两例,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即可。(6分)
草屋无言,但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借草屋吟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出作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童趣》节选自 ,作者是 , 代文学家。(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项为之强( )作青云白鹤观( )
尽为所吞( ) 鞭数十( )
小题3:、请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4:、文中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2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
小题1:.这篇短文后来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 (2分)
小题2:.“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应解释为( )(2分)
A.要求 | B.寻找 | C.追求 | D.哀求 |
A.今天儿子敢吃我,这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
B.今天如果吃了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
C.如果您今天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
D.今天您儿子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适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雌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失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夫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 )便要( )还家,设酒***鸡作食。
小题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阡陌交通( ) 便要还家( )
无论交通( ) 处处志之( )
小题3:、填空。(2分)
(1)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中的 一句;出自本文的另一个成
是 ,现在的常用义是 。
(2)我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的名字是 。
小题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
小题5:、翻译句子。(1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题6:、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有些
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找出3处)
(3分)
【甲】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①。”如知其非义,斯②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①已:停止。②斯:就。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2)鞭数十
(3)驱之别院
(4)或告之曰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保待来年?
小题3:、乙文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最新试题
- 1下列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直射南半球这一事实”的节日是( )A.国际劳动节B.国际妇女节C.国际儿童节D.中
- 2下列句子没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B.我父亲决定送我到一家湘潭同他有来
- 3Wang Liqin _____ the national team in 1998 and then he ____
- 4该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A.a表示的是死亡率B
- 5【题文】函数f(x)=(x+1)(x+2)(x+3)(x+4)+5在x[-3,3]上的值域是 &
- 6诵读经典已成为今天的时尚。学校组织了一次“说孔子·读经典”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向同学们简要介绍
- 7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0.75和34B.-12C.32和23D.2和-(-2)
- 8光合作用:原料是______,产物是______,场所是______,所需的条件是______,将光能转化成贮藏在有机物
- 9已知直线l1为曲线y=x2+x-2在点(1,0)处的切线,l2为该曲线的另一条切线,且l1⊥l2,(Ⅰ)求直线l2的方程
- 10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特征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
热门考点
- 1关于x的分式方程2x+mx-3=-1无解,则m的取值是______.
- 21944年,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最终按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其原因主要在
- 3小华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约为70W,则他骑车时所受阻力约为( )A.2000NB.20
- 4已知结论:“在三边长都相等的中,若是的中点,是外接圆的圆心,则”.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结论:“在六条棱长都相等的四
- 5在数轴上与表示数-3的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表示的数是[ ]A.1B.-5C.-1或-5D.-1或5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锐角之和是锐角、直角或钝角B.有公共顶点的两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由两条射线组成的
- 7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直线b⊥c,那么直线c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 8根据中文和英文提示,写一封意思连贯、符合逻辑,不少于50词的回信。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其词数不计入所要完成的回信内。所
- 9下列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 10下列各项中,表现了秦朝的强大,同时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的是 [ ]A.四川青城山道观 B.秦始皇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