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管夷吾举于士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小题2:翻译:(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衡于虑 左手倚一衡木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③国恒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④行拂乱其所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
小题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
小题1:(1)做事(2)明白,了解,知晓。(3)狱官(4)通“弼”,辅佐。
小题1:(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小题1:④
小题1:略
解析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做这类题时应注意: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力求做到“信”“达”“雅”。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3、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①所以:用这些办法。动:使...震动。忍:通“韧”,使...坚韧。曾,通“增”,增加。
②然后:这样以后。生:名词作动词,生存。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小题3:④做。①衡:通“横”,梗塞,指不顺;衡:通"横",与纵相对。②发,起,指被任用;发,发出。③国:国家;国:国防。
小题4:这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境界。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从容面对了,这固然可喜,但还不如那些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因为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
核心考点
试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12分)《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穿危岩,破险阻,曲折迂回,奔流入海……(有删改)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阳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更多的了。
小题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说说生命的规律和本质是什么?(6分)
小题2: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
小题3: 如何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一句?(2分)
小题4: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感受了作者的情感,那么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2分)仿写:
生命象
寻 春
1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
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⑾(B)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⑿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小题1: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____________→ 遥见草色:_____________
小题2:、品读下面句子,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6分)
①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②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小题3: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2分)
小题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4分)
怒放的七月槐
李清玺
每每出去散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端详每一棵树,比一比高低,论一论大小,评一评美丑。更有甚者,为了看银杏树结的果儿,还专程跑到市招待处的院子里,一次看不够,准备下次还来,其中的奥妙真有点说不清。
今年夏天,最惹眼的,当然要数槐树,层层叠叠的槐花,云蒸霞蔚一般,开得繁,开得密,开得灿烂,日日都有新蕊,天天都有花开,那种新鲜和刺激竟持续了一个月。当然,最最好看的,还是黄昏来临时,路灯的清辉洒在簇新的枝头,映亮了整条街道,就像皎洁的月光映在雪地上,那种清清白白的反光勾起我许多联想。
在北方,国槐是较常见的一种树,干净,不招虫儿,树形好,挺秀而俊美,生命力强,历百年而不衰,颇得人们的赏识与厚爱。我对国槐一往情深,缘于老家的门旁就有一棵树,硕大浓密的树冠撑起一柄巨伞,无论日头怎样偏移,都有足够的阴凉供人休息。人们聚在树下,休晌,纳凉,风从树下过,凉自心上生,说说笑笑,各人忙着各人的事儿,悠闲而自在。
国槐,是用材林,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富有弹性,过去是制车造船的首选;它又是绿化树,房前屋后,街心路旁,点缀其间,错落成行,浓荫匝地,和风送爽;它还可入药,槐子、槐花、槐豆,都是上好的中药材,人们按时采摘,精心晾晒,妥善保管,自然就有人上门求购,也算得上一笔不小的收入。
七月的天空,槐花出奇地秀,她不秀姿色,不秀芳香,不秀明艳,色是浅浅的绿,香是淡淡的清,味是微微的苦,不事张扬,本色自然。花开时,如禾苗吐蕊,庄稼秀穗,不经意间,已是花满枝头,那种浅黄与新绿一下子便跃入人们的眼帘,铺天盖地,让人震撼;花谢处,落英纷纷,蝴蝶翩翩,淋着行人的脸,打着奔驰的车,洒进人行道上,温温柔柔,娉娉婷婷,细细的落蕊,随风起落,应节舞动,充满了诗意。更可贵的是,槐花花期长,每天都在开花,时时都有落蕊,花开花谢,反反复复上演着生命的传奇,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俗话说,七月的天,孩子的脸,狂风挟着骤雨,常会不期而至,风雨中的槐树,又是怎样的情景?不是亲身经历,恐难感受真切。①狂风,如脱缰的野马,沿着街道,鱼贯而入,野蛮地冲,无情地撞,狠命地挤,疯狂地扯,槐树摇摆着,槐花,纷落如雨,顷刻间,铺满街道,有如一层厚厚的雪。风的间隙,有有心人,带了扫把和口袋,急如星火地收拾起落蕊来,扫的扫,装的装,运的运,全家老少齐上阵,不等雨至,地面上就干干净净了,待到大雨如注,落蕊也就少了许多零落之苦。对勤谨的人,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对赏花爱花的人,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风霁雨霁,槐花复又灿然,蓬蓬勃勃一树新绿,为路人再添一重欣喜。
②每天,我都从开花的槐树下走过,踩着浓浓的绿荫,踏着轻轻的落蕊,风穿过的街道,雨洗过的天空,心宛如一条澄澈的小溪,流过炎夏,淌过酷暑,冲掉所有的郁闷,洗去满身的征尘。奶奶常说,槐子丰收的年月收谷子收豆子,诚如斯言,今年下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即将成为眼面前的事实。
如今,槐树虽偶有花开,但大多数槐花都结了籽,一种状如豆角,碧绿透明,汁水饱满,缀满枝头的果实,它们隐藏在墨绿的槐叶里,只在阳光穿过叶子的瞬间,才隐隐约约辨得出。
国槐,虽贵为一些城市的市树,却引不起市民的关注,究其原因,还在于她的本色和自然。物以稀为贵,在一个处处浮艳的社会里,普普通通也就有了土气的嫌疑,难怪她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我独爱国槐,爱她的根,她的魂,她的精神,她的气质,她的故事,她的一切的一切。
(选自2011年9月28日《光明日报》)
小题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国槐的特点。(3分)
小题2:文中画线句①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小题3:阅读文中画线语句②,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心宛如一条澄澈的小溪”? (3分)
小题4:文中的“国槐”有何象征意义?(4分)
小题5:阅读全文,你从国槐身上获得了怎样的感悟?(5分)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少而***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成,将以攻宋问:“何以战?” |
B.愿借子***之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C.义不***少而***众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D.吾义固不***人舍生而取义者也 |
(1)请献十金( ) (2)不可谓知类( )
(3)肉食者鄙( )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之。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题4:对文意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体现了墨子“非攻”的主张;“曹刿请见”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 |
B.【乙】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唯一原因。 |
C.墨子“献金”的真正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人”一类的话来。 |
D.五个“不可谓”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从而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有误的一项是
A.然今遣汝者(打发) | B.不然,则徒劳费(这样) |
C.以何面目归见父母(回家) | D.夙兴而夜寐(兴奋) |
A.恐你在家汩于俗务所欲有甚于生者 |
B.则吾犹可望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C.夙兴而夜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D.不知汝以何面目归见父母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A.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恐怕你在家里被日常事务打扰,不能够专心专意学习。) |
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
C.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
D.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我住在旅店主人那里,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可以享用。) |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 |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
最新试题
- 12个体工商户甲和乙分别生产皮鞋和衬衣,起初,甲每小时生产的全部皮鞋(1双)正好可以与乙每小时生产的全部衬衣(2件)等价交
- 2对于强者来说,挫折能够磨炼意志,激发斗志,使人变得聪明。这说明[ ]A.对于强者来说,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B
- 3一台收割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一个农民工作效率的150倍,用这台机器收割10公顷小麦比100个农民人工收割这些小麦要少用1小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徜徉于迷蒙烟雨中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舒舒缓缓地撩开了这座江南古城的春韵序幕。尚是看那雨,在
- 5下表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时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斜面倾斜程度小车重量G/
- 6阅读说明文《节能模范自天成》,回答问题。(10分)①鸟在空中飞翔时既要克服地心的引力,又要战胜空气的阻力,消耗的能量是地
- 7设全集为R,集合A=,集合B={a∈R|关于x的方程x2+ax+1=0的一根在(0,1)上,另一根在(1,2)上}。求(
- 8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5分)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各地辐射剂量2
- 9比较大小:(1)-13______0;(2)0.05______-|-1|;(3)-23______-35.
- 10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给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方向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国民党一大C
热门考点
- 1John will _______ one year ________ the plan.[ ]A. take;
- 2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的温度变化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 3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满足S20=S4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S30是Sn中的最大值 B.S
-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作者笔下,宝钗和黛玉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相提并论,加以评论的。
- 5根据你对亚太经合组织的了解,你认为APEC方式的基本原则应不包括A.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B.以渐进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C.少
- 6设e1,e2是两个单位向量,若e1与e2的夹角为60°,求向量a=2e1+e2与b=-3e1+2e2的夹角.
- 7取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选一个
- 8 正如恩格斯所言,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氏族制度的最后残余也随之而灭亡了”。恩格斯评价的是A.设立五百人议事会B.按财产
-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李天一事件______是普通的刑事案件,它更像一个警钟,一个长鸣在中国家
- 10计算:8-(π-2)0+3cos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