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15分)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15分)
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麤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麤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小题1: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亦愿(代妾衣帛、马食粟)B.吾观国人(这样)
C.吾是以不敢(因此)D.使上大夫(成为,当)
小题2:“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
A.别人恐怕会认为你儿子喜欢这样做,并且不愿为国增光吧!
B.别人大概认为你喜欢这样做,将不会为国增光吧!
C.别人恐怕会认为你儿子吝啬,并且不愿为国增光吧!
D.别人大概会认为你吝啬,并且不能为国增光吧!
小题3:下列对季文子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季文子先后辅佐了两名国君,地位很高,但是他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饲料。
B.季文子关心国人,能与低层民众同甘共苦。
C.季文子认为应该凭高尚的德行为国增光。
D.季文子认为能够改正错误的人是可以重用的。
小题4:翻译(6分)
①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①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妻子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
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绸之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解析

小题1:B.然吾观国人(但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B项分析的不正确。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15分)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散文阅读(20分,每题4分)
晨听鸟语
马国福
1清晨四五点钟的光景,城市还深陷在一场***和梦想即将破壳的酣梦中,许多人轻微的鼾声还沉浸在昨夜斑斓的梦境中。透过阳台,街道旁的绿树上,一群群鸟儿用羽翼隔离这个城市即将开始的喧嚣。它们纤细的脚趾轻轻落在洋槐树枝新爆出的枝条上,一片片清新的叶子有序排列在枝条两侧,鸟雀像优雅的女子,清晨洗嗽梳妆后坐在琴台前,纤纤玉指落在琴键上,鸟语啾啾,清脆、悠扬,清晨静谧的大幕被这些灵巧的手脚轻轻拉开。
  2这些鸟肯定是上帝撒落在城市上空的种子,一粒粒自由散落在单调、僵硬的水泥板块上,借以慰藉城市空间的另一种荒芜和空虚。鸟儿飞舞、跳跃、鸣啾,它们驮来一缕缕晨曦清风,给喧闹无序拥挤的城市布阵久违的天籁。风是精通韵律的高明乐师,她高高站在季节的舞台上,指挥一群群鸟雀遵循节令的暗示,在清晨用声音涂抹现代城市被机械、工业、商业瓦解的安宁。
3鸟鸣啾着,街道上还没有车来车往,声音时而婉转,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深沉,时而直白。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想起古代那些隐居山野的高人。他们结庐在人境,没有车马喧,守着内心的宁静秩序:锄禾、修竹、菜菊、赏月、饮酒、邀友、作诗,没有尘世功名牵绊,没有人际纷繁争斗,守着一车典籍,几亩薄田,采一束篱笆墙内的黄菊,面向南山、背倚柴门,黄犬相闻,鸡鸭悠闲,放达于山野清风,沉醉于堂屋稼禾,自足于桌上薄酒,几声鸡鸣成笔下平仄,数点雨声研案上古墨,一阙小令作心上天籁,曲曲鸟语解胸中快意,他们的人格尊严稳如南山。他们内心的道法,因这田园鸡鸣鸟舞而诗意充沛,生命的淡定赖这清风明月愈见境界。
4回到现代,鸟从自然出世、循入城乡入世,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栖息在一方方不起眼的角落。真的,我们的耳朵早已布满老茧,宁听蜜语、假话、空话、大话活一天,也不愿聆听鸟鸣一声洗耳目,空枉鸟雀肺腑真言一腔。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哀,宁可争虚枉声名一时,也不愿得天籁之声一秒,借鸟鸣声声,洗洗心扉,涤荡蒙尘得胸怀。因此,我们活得沉重、压抑、疲惫,甚至力不从心。自然是圣母,任何权势、俗物、功利的亵渎必将给我们自己带来精神的枷锁,加速心态的苍老、空虚。我在想,鸟的歌声肯定是世界上最干净、纯真、清澈的韵律,这是上帝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不会计较掌声的轻重,更不会在乎鲜花的多寡。
  5我坐在阳台上,看着鸟继续飞翔,以不同的方位、角度、视觉丈量蓝天的广度,测量清风的纯度,度量城市的净度。一串鸟鸣,就是一滴滴墨汁,滴在城市凌乱的画布上,这墨以碳的品质,一点一点吸附潜流在城市暗道里的瘴气和淤积在都市人内心的湿气。鸟声如花,氤氲自然神韵,让茫然的我们在疲于奔命的汪洋城市找到使内心安宁的自信和幸福。
  6庄周梦蝶,借的是超然物外的灵魂之力。身在红尘,我恐怕无法抵达这样的境界,但是我找寻片刻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静静地看着鸟雀以自然声波在我的俗身钻出一个孔,飞上飞下,飞进飞出,天蓝成一面镜子,心轻如一根羽毛,追古抚今,掠过亘古的天空,跟着飞舞起来。这些生灵,用自然的天性给我们驮来一抹抹黎明的曙光。
7心不再怅茫,神依旧涌动灵光,坐拥天地,静观自然,守着内心宁静的井然有序。鸟鸣还在继续,一声声,一声声,如同一根鞭子,抽在现代人麻木的身上,抽在城市一天天一天天渐渐远离天籁的脊梁上……
小题1:作者以“晨听鸟语”为题,有何作用?
小题2:第四段划线句中“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哀”具体指的是什么?
小题3:品味56段划线句,按要求答题。
① 赏析下面句子(从修辞、情思等角度)。
一串鸟鸣,就是一滴滴墨汁,滴在城市凌乱的画布上,这墨以碳的品质,一点一点吸附潜流在城市暗道里的瘴气和淤积在都市人内心的湿气。
②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这些生灵,用自然的天性给我们驮来一抹抹黎明的曙光。
小题4:下面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3段中的“另一种荒芜和空虚”其实指的是受喧嚣的都市生活所累,精神上疲惫不堪、心灵空虚。
B.第4段说“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想起古代那些隐居山野的高人。”这里的“高人”指的人像陶渊明、范仲淹这样的人。
C.作者以“坐在阳台上”为视角,依次描绘了绿化树上的鸟语、城市上空的鸟语和心灵上的鸟语,文章条例清晰,意蕴深刻。
D.文章结尾以鞭子为喻,总结收束全文,意味深长,同时赞美了鸟语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小题5:作家王开岭在《耳根的清净》中说:“今天,吾辈耳朵里住着哪些房客呢?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读了本文,你觉得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            。(1分)
小题2:解释划线字。(2分)
(1)死于槽枥之间 (             )      (2)策之不以其(               )
(3)之不能尽其材 (             )      (4)执策而之 (               )
小题3: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读全文,谈谈此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小题5:文章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个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李厚不媚上意
永乐初,京中密察民俗甚严。有坐童孙殴祖母狱者,刑部主事李厚鞫其情。以童稚无知,非真有所殴也。上疏请恤,不听,继之以泣。明日,太宗皇帝以箸面试其童,曰:“能识左右,何谓无知?”遂谪厚为安南掾。厚忻然就道,曰:“吾岂敢附死狱以媚上邪?”厚在安南三年,上感悟,复召为吏部主事。
(选自《于冬序录摘抄》)
【注释】①坐:定罪。 ②鞫:(jū)审讯,审问。 ③掾(yuà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④忻(xīn)然:高兴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有坐童孙祖母狱者(        )      ②不(         )
小题2:面对小童与祖母这件事,李厚与皇上的态度截然不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2分)
小题3: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眼中的李厚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罴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①,貙畏虎,虎畏罴②。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③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惑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④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貙(chū),兽名。②罴(pí),兽名。③罂(yīng),瓦罐。④捽(zuó)搏挽裂,揪住撕裂。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字义。(4分)
其至:                     ②为鹿鸣以其类:           
而至:                     ④因为虎而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小题3:从这则寓言故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说(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 之不以其道       
⑶ 鸣之而不能其意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小题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