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12分)例外的惭愧张晓风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12分)
例外的惭愧
张晓风
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
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诚心诚意地赞道: “真惭愧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就烧不出来呀!”
③可是,等晚上回到家里,夜深人静之际,我仿佛听见极幽微的声音在提醒我:“哎,我说,你这家伙,你说的话好像不太诚实哦!你想想,你真的惭愧吗?你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干吗要说这种话?这世上说话不实在的人已经太多了,你还要再增加一个吗?”
④我当下嗫嗫嚅嚅:“哎呀,我并不是撒谎,我当时大概一时冲动吧?我其实并不打算惭愧的,更不打算改过,我下回小心不乱说不实之话就是了。”
⑤其他的事依此类推,例如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我其实都厚着脸皮轻易放过自己——动不动就惭愧,那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⑥不过,倒有一桩“外套事件”例外。
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暑假去新西兰旅游。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这一点,我虽然也知道,却仍然心存侥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管他呢,等到了新西兰冷得受不了,再想办法吧!
⑧到了新西兰,我那几件毛衣实在挡不了事,立刻想去买衣服。刚好那天朋友开车带我出游,车子高速开在公路上(新西兰人少车少,路又宽平,几乎每条路都可当高速公路来开),我忽然大叫:
⑨“停车,停车——开回去,我看到一所教堂!”
⑩“教堂怎么了?”
⑪“教堂门口有草坪,草坪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大义卖。 ”
⑫“奇怪,”朋友半信半疑,“车子开那么快,你也看得到!”
⑬但她还是把车退了回去,果真教堂在举行义卖。义卖多半不卖什么好东西,都是些人家用不着的旧物品,倒是巧克力奶和饼干做得非常好,我们各点了一份。忽然,我看到了一件美丽的羽绒外套。哎呀,那刚好是我想要的,跑去一试,尺码正合适;再看价钱,天哪,差不多合台币两千元。当天的大堂里,每件东西都贱价,就这件外套死贵。怎么回事,我竟看上唯一一件贵货,便忍不住想还价。
⑭“对,我知道,”摊位的主人说,“这是场子里最贵的东西,可是这是我朋友刚从美国寄来送我的,全新呢!”
⑮天气实在冷,我立刻付了钱,并且舍不得脱下。
⑯“这件衣服穿来不错,你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呢?”
⑰“我不想穿得那么奢华,我穿普通的衣服就好。而且,教堂需要钱!”
⑱我这才仔细看她,她穿一件非常黯淡的土色毛衣,她的人也带几分土色。我忽然惭愧起来,我这样随手就买了东西,而这东西却是原主人口中的奢侈品。
⑲年年冬天,我穿这件衣服的时候,内心都十分惶愧。想起那清瘦的主人,我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但我又不能拿这件衣服去还她,只好小心翼翼爱惜着穿,好来赎我的罪咎。不管我能活多少岁,不管我有多重要的场合须出席,我立志再不去买第二件冬衣。
⑳我惭愧,对那位我不知名的南半球的穿着素朴的女子。平生极少生愧,但一想起那妇人安静的眼神,瘦弱的身体,低抑的语调,我就——惶恐惭愧。      (选自《读者》2012年第19期,略有删改。)
小题1:文章①~⑤段写了四个“惭愧”的例子,请找出让作者“惭愧”的原因,依次填补下列空白(每空不超过9个字)。(4分)
(1)人家        (2)人家         (3)人家          (4)人家      
小题2:文章第⑦段有“心存侥幸”一词,请揣摩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理,并分析该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4分)
小题3:文章题目为“例外的惭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对“惭愧”的理解和认识。(不超过100个字)(4分)
答案

小题1:示例:(1)烧得一手好菜 (2)屋子(布置得)雅洁清幽 (3)研究(做得)深沉扎实 (4)菜园(打理得)鲜翠欲滴       (共4分。每要点1分)
小题2:(1)台湾正值暑期,新西兰虽然是冬天但也应该不会太寒冷。
(2)引出下文买外套这件事,从而进一步引出这次“例外的惭愧”。(共4分。每要点2分)
小题3:示例:作者生活中经常的“惭愧”,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并不是真惭愧;买了那件外套后的“例外的惭愧”才是真惭愧,是发自内心的不安,觉得自己过分奢侈,并立志不再买第二件冬衣。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常把“惭愧”挂在嘴上,其实并不是真惭愧。生活中,的确需要有发自内心的惭愧,使人们的心灵更加纯净,社会更加和谐。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文章内容,然后结合文章第②段的句子“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和第⑤段的句子“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体会词语的语境意义,可以结合文章的相关语句“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却仍然心存侥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进行理解。正因为心存侥幸才没有带衣服,才有后面情节的发展,故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所有的光亮”结合下文可以知道是指祖母在世时的幸福美好生活。“缝补它们”,“他们”指揪住她不放的苦,“缝补”就是用坚强去消解和弥合这些苦。
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全面理解,文章①—⑤段写生活中的“我”经常“惭愧”,但不是真惭愧;重点在于“我”买那件外套时,清瘦的主人说的那句话“我不想穿得那么奢华”,让“我”感到惭愧,并“立志再不去买第二件冬衣”。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12分)例外的惭愧张晓风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9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制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不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小题1: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小题2: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      论证的方法,一是     ,二是              。(3分)
小题3: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3分)
小题4: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朱元思书》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良田美池桑竹之: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窥谷忘:同“反”,返回
C.有时日:同“现”互相轩邈:高大横上蔽:树木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势竞上:凭依皆生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小题2:翻译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题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小题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小题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          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分)
幼时记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为之(             )   2.私作群鹤舞空(            )
3.凹者为(            )  4.鹤云端(                  )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物外B.方为秋田
C.心所向D.问塔动
小题3:请翻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一句。(2分)
小题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句的“其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原文的句子回答)
小题5:阅读了此文后,请你分析一下,作者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5分)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①觇:察看,窥视。②摆扑:扭动摔打。③反侧倾跌:形容蛇挣扎的样子。④据:占据 。⑤攫(jué):钳制,用爪抓取,这里是刺入的意思。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小题1: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节奏。(2分)
寻 途 登 觇 见 巨 蛇 围 如 碗 摆 扑 丛 树 中 以 尾 击 树 树 枝 崩 折。
小题2:螳螂和蛇打斗,结果蛇    ,从这个结果,你明白了              的道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1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欹(qī)嵌盘屈:错斜嵌插、曲折盘旋的样子。  佳:美好。  荫:遮蔽。  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  裨:使。)
(选自元结《右溪记》)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1.折行                   2.神寒骨              
3.皆怪石                 4.为之怅然   怅然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缚者何者也∕溪在州右
B.乃记而去∕遂命曰“右溪”
C.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先亡
D.是必得躬历山川∕裨形胜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题4:【甲】文中,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景致。(2分)
小题5: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比较两篇文章作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之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