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那枝枯萎的康乃馨       在我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5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从同学们的谈论...
题目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那枝枯萎的康乃馨
       在我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5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从同学们的谈论中我得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就是送一枝康乃馨。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懂事了,知道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母亲单薄的肩上,供我和姐姐上学很艰难。生平第一次我做出决定,要像城里的同学那样,在母亲节,送一枝康乃謦给我劳累的母亲。我不禁为这个决定而自豪,于是提前两周我就开始节食了。
       母亲节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只得小心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多想此刻就让这丝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让它表达孩儿的一点心意;但母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我该怎样和她说呢?经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的煎熬,总算到站了。
       下了车,走了好长一段山路,那熟悉的村庄才映入眼帘。为了避免不知情的人笑我一个大男孩还买花,于是,我把康乃馨藏入书包里。刚到村口,恰好碰到母亲从地里回来,背上背着沉重的柴火,手里还拿了两把锄头,不用说有一把是帮父亲拿的。中午天气很热,现在才回家吃饭,想必地里的活儿一定很多。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连忙跑过去接锄头。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没钱花了吗?”我忙摇头说:“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开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车费蛮贵的!快去后面接你爸爸,让他歇会儿。”说着又把锄头从我手里拿了回去。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衣服,沾满泥巴的布鞋,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a)心里又充满了酸涩。要不是为了送我到城里最好的学校上学,母亲也不会这样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在我看来,就算把花店的康乃馨全买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那段时间正是农忙,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给母亲,她却摸着我的头说:“二娃,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剪,这样又可以省下3块钱来自己用了。”我无奈地笑笑,母亲的理发技术很业余,可这10多年来,她从我头上也练出了些手艺,虽然没有城里师傅剪得好,但笑我“发型”的人也不如小时侯多了。看我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父亲在一边指着自己的头插话说:“去吧,你母亲的技艺又提高了不少呢。”我只好坐下,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钱要花在刀刃上;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b)我听着听着,泪水情不自禁的润湿了双眼:“妈,我没有乱花钱,今天是母亲节,我真的是专门回来看您的,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头上停了好一会,我不敢回头,但是我猜想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母亲没再责怪我,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咱们家不兴这个,什么母亲节,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我体会到自己并未真的懂事,也没能读懂母亲的心,爱有许多种,但亲情却尽在不言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不成熟。
       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日记本,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话——献给深爱着我的母亲。以后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每一次耳边都萦绕着母亲那句朴实的话:“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1、第三段划线词“总算”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a)(b)两处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a)处:                                                                                                                                       
    (b)处:                                                                                                                                       
3、第六段写“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不成熟”,句中“不成熟”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如果那天我把康乃馨拿出来交给母亲,你认为母亲会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
                                                                                                                                                           
5、读了本文,你对怎样表达爱母之情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答案
1、突出了我急于回家把康乃馨交给母亲的急切心情。
2、突出我对母亲的怜爱和愧疚之情;表现我的委屈和后悔之情。
3、不懂母亲的心,做事只重形式不看实际。
4、接受;不接受。理由“略”
5、不能不顾各种客观条件盲目的追求表达的方式,而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母亲的实际需要恰当的表达。
核心考点
试题【那枝枯萎的康乃馨       在我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5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从同学们的谈论】;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天使的声音
       ①当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礼节。”“什么是礼节?”“礼节就是各种惯用形式。”我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然后很快岔开了话题。“大人们的事情,我老是想不明白。”女儿叹了口气,没有再问下去。不过,从那以后,她还是很乖地在各种场合说着“谢谢”。
       ②一天下午,过马路的时候,她突然问:“是不是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说声‘谢谢’?”“那当然!”,穿过斑马线,她拉住我的手,让我在路边站住,问道:“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谢谢警察叔叔为我们指挥交通?”“是的。”“可是,他每天指挥这么多人,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去谢谢他呢?”“因为没有人认为有这个必要。”我真想这么说,然而想了想,还是笑到:“因为他要工作,要是每个人都跑去谢他,他还怎么工作呢?”“可是,好多天好多夭,我都没有看见一个人去谢谢他呀!”女儿郑重地说。“妈妈,我想谢谢他。”“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谢他。”我小心地斟酌词语,“要是这么说,我们要感谢的人就太多了。纺织工人为我们织衣料,我们应当感谢;老师教我们知识,我们也应当感谢;医生为我们看病,我们也要感谢。这一辈子要谢的人,谢都谢不完了。”我又好笑,又担心,又充满了不耐烦,可是我又能怎么时她讲,告诉她“这是个功利世界,你谁都没有必要去感谢”,我不能。
       ③“妈妈,其实我一直想谢谢您。”女儿突然说。望着她小小的面容,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对“谢谢”这个词的理解和使用一向是多么呆板和可笑。多少年了,我已经不懂得“感谢”的核心意义了。我所谓的感谢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社交词语。它是一蓬覆盖在实惠和利益上的轻飘的茅草,微风一吹,就会全裸出冰冷的钢筋骨架。
       ④谢谢,为什么要感谢?你为我做了什幺呢?你给我多少好处?你能帮我什么忙?你为了我,还是为了你自己?紧张而繁华的生活渐渐让我们淡漠了一切、怀疑一切、利用一切、也玷污了一切。我们不知感恩,没有激情,机械地随波逐流。我们常常感叹找不到葜.实的东西,却不明白是我们心中的噪音,掩盖了耳边天使的歌声。
       ⑤“妈妈,我可以向他说声谢谢吗?”女儿又问,“可以,不过要等他换过岗。”我认真地答应她,她高兴地点了点头。
       ⑥我们站在路边的柳树下等了半个小时,那位警察终于下岗了,我领着女儿走到他的面前。“什么事?”他问。““我要谢谢你,你指挥交通太辛苦了。”女儿说。警察愣愣地看着我们。许久,他“噢”了一声,笑道:“你看,你看,这有什么,这有什么,天天这样的,天天这样的。” 
        ⑦我们默默地走在街上,我忍不住对女儿说:“妈妈也想谢谢你。”“为什么?”“不为什么也可以谢的。”我说。
        ⑧是的,不为什么也可以感谢的。或着说为了爱,为了感觉,为了彼此存在的需要,为了一些简单而朴素的事情,甚至仅仅为了活着本身,我们就可以有无数感谢的理由。而我之所以感谢女儿,也许仅仅是因为她的话语,像是出自天使的声音。
1.标题“天使的声音”,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2.“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女儿要向警察叔叔说声“谢谢”的时候,“我”却认真地答应了她。“我”的态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
                                                                                                                                                             
                                                                                                                                                             

3.女儿是怎样理解和使用“谢谢”这个词的?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联系具体内容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5.阅读本文。联系生活,请你说说对“感谢”的核心意义的理解。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杀手铜
       在实验中学教毕业班的老师,人人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正因为这样,才任教两三年的姚老师,就被调到毕业班任课并兼班主任。
       这天,全县的语文老师都来听姚老师的公开课。上课时同学们反应热烈,积极参与,一个个踊跃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可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但是,就在这时,姚老师发现我们班的王小路正低着头往抽屉里看什么,看得很专心,一时间似乎把这节语文课都忘了。于是,她沉着地点名:“王小路,请你站起来。”
       王小路毫不在乎地站起来,手中竟然还拿着一个本子,那分明是一本代数作业本。 
       姚老师说:“小路,你对老师这一节课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我们都很惊讶,一般的老师是不会这样问的,这好像在暗示学生来挑老师的毛病。小路要是真说对你的课不满意,你不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吗?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
      “没关系,大胆说出采,只要你讲真心话,其它一切都无所谓。”
      “我对这一节课非常满意,姚老师。”
        姚老师感到意外:“那你上课怎么还做小动作呢?”
        王小路说:“我没有做小动作,我是在做数学作业”说完还扬了扬数学作业本
       “为什么要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作业呢?”姚老师问。
       “老师,我不是每节语文课都做数学作业的。这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是因为昨天上数学课我妈有病,我请假耽搁了。”
       姚老师想了想,让王小路到讲台上,给了他两段粉笔,说:“你左手在黑板上画个方框,右手在黑板上画个圆形。注意,两只手要同时动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听课的老师发出了细微的议论声,我们发现本校校长、教导主任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王小路走到黑板前,两只手同时动作,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居然同时画完,没有一点破绽!我们都睁大眼睛,一会儿看看王小路,一会儿看看姚老师。在下边听课的老师也发出了窃窃私语声。
       姚老师灿烂地笑了。她说:“小路,那么你是说,这节语文课你也完全掌握了?”王小路站了起来,他把这节课的时代背景、重点词语、佳句赏析、意境感悟说了一遍,简练而又全面。姚老师得意地走下讲台,来到王小路的课桌前,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好,好!小路,你有特殊的才能!对你就应该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多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具有某种才能,一定要珍惜,千万不要放过!但是,如果你不能一手画圆一手画方,那么,还是要专心致志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读完全文,请你说说姚老师的杀手锏是什么?
                                                                                                          2.文章以“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结束,“热烈的掌声”包含的意思是什么?
                                                                                                           
3.“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请你揣摩当时王小路的心理。 
                                                                                                           
4.读了本文,你一定会喜欢姚老师的,请你谈谈对她的评价。
                                                                                                            
5.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仿照文中例句,给文中划线的语句和自选句作点评。
     语句:姚老师灿烂地笑了。
    我的点评:                                                                                        
    自选句子:                                                                                        
    我的点评: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叉问:“什么字?”说:“黑字”。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作者贾平凹,有改动)
1.文章以“我的老师”为题,实则描写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可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老师。文中反复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文中划线的文字描写十分精彩,请简析它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3.请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而简要分析“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
                                                                                                                                 
4.文中结尾“我的老师也该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从西藏回内地探家,需坐半个月的汽车。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从海拔5000米的高原俯冲而下,颠簸了10天,到了一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要找死吗?你!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一个人。浑身是土的人。他穿着一件尿碱黄色的旧大衣,拎着一个生姜黄色的破袋子,袋口绑着一缕骆驼黄色的绳头。
       “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他每一句话中间都有很长的间歇,你以为他说完了,可是他又继续说下去。“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子已经坐满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他的话语中渗出轻微的南方口音。
       司机还是说:“不带!这么冷的天,你蹲大厢板,会生生冻死!”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土人抱住我们的车灯说:“就在那儿……我爱人生孩子了……没有奶……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要是赶不回去,熬不出米汤,孩子就饿死了……我们的粮食早没了……”我说:“您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是女孩,好漂亮的!”他立即兴奋起来,笑容像干旱时地上的裂缝在他的脸上蔓延。为了那个没有奶吃的女婴,我一咬牙说:“你上车吧。”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大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鸣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是个很棒的老师傅。一天,他的车突然消失了。很长时间没有踪影,原来是个知青,化装成一个可怜的人,拦了师傅的车。上车以后把师傅杀死,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车开回了上海。直到案发,我们才知道真相。从此我们车队里的司机绝不搭任何不认识的人上车。你是我的老乡说了许多好话,我才破例答应的。”
       我立刻心里一沉,我找到司机身后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外窥探。
       朦胧的月晕中,那个土色的男子如一团肮脏的雾,抱着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阵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遗弃的篮球,被橡胶击打得嘭嘭作响。
       “他好像有点冷。别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说。 “再仔细瞅瞅。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 这一次,我看到搭车人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全部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然后会怎么样呢?”我带着哭音说。“你也别太难过了。我有个法子试一试。”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车速接近极限。从小洞向外窥探,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石像般凝立着,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我把所见同司机讲了,他笑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是要跳车的,现在车速这么快,他若跳下就是找死。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汹涌澎湃,车速减慢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回头去看那个窟窿。大厢上的人也很灵敏地觉察了速度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就势猛地一歪,车身剧烈倾斜,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那人,他仆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麦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护卫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一整套的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个人,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阴险地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像被施了符咒,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 我一时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儿,但司机凶狠的眼神启发了我。就在他的右脚残忍地踩下去的前一秒,我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剩余的时间只够我在明白了他的策略之后,采取最紧急的自救措施: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整个身体绷得如原始森林里最古老最强韧的硬木……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大厢板上的男人,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几乎被卸成零件。“怎么样?最低他也是个脑震荡。看他还有没有劲头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想到贼娃子一举伤了元气,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再打我的提包的主意了,心里安宁了许多。 那个男人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
       那边,他扎在小米口袋上的骆驼黄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过去呢……
       “师傅,他……他还在偷,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
       “是吗?”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到了。”司机干巴巴地说。到了兵站了。这是我们今天晚上的宿营地,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还要往沙漠腹地里走10公里……司机打亮了驾驶室里的大灯,说:“现在不会出什么事了。”
       那个人挽着他的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A.不过个把时辰,他苍老得分辨不出年龄了。除了原有的赭黄之外,脸上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 我们微笑地看着他,不停地点头。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怕我的小女儿喝不上米汤,现在到天亮前,我赶得到家了……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 司机一字一顿地说:“甭啰嗦了。拿好你的东西,回家吧!” 他点点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那个土黄色的人孤独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爬上大厢板,动作是从未有过的敏捷。B.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它像一个胖胖的婴儿,安适地躺在黝黑的轮胎之中。我不放心地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
       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那截失踪了的绳头。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翻浆: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1、从文中那个搭车男子的角度,概括故事情节。
起因:他为生病的娘借到小米往家赶,看到一辆拉旧轮胎的车,于是要求搭车。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到了兵站,他表示感谢。而别人却要查东西少了没有,这让他感到很迷惑。
2、 司机讲述自己同事途中上当被害的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划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题“翻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结尾处,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我”的心理,写出“我”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那个孩子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2.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
                                                                                                                                                            
                                                                                                                                                            

3.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
                                                                                                                                                            
4.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
                                                                                                                                                       
                                                                                                                                                        

5.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