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
题目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文章的叙事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揣摩文中划线句“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疼得我直蹦高”“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看待文章中后母对“我”的教育方式,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后母的三巴掌(或时间线索)
2、偷瓜;藏钱;不想念书(抓住大意即可,允许灵活表达)
3、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细腻的描绘出我挨打后的痛苦感受,表明了后母给我的教训之深刻,写出了后母的严厉(抓住大意即可) 
4、“略”。围绕着“严厉教子的背后藏着深深的爱”来谈。
核心考点
试题【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轻 点 关 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响,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独生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解释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留一些给自己
       ①天落急雨,行人莫不脚步匆匆地奔走。匆忙中儿看见:一位母亲骑自行车带着孩子,孩子穿着一件偌大的米黄色雨衣,而母亲却尽着衣服淋雨,头发和衣服已经湿漉漉了。 
       ②“喂,你穿上雨衣,让孩子钻你背后不就得了?“骑车超过她时,我忍不住还是多了句嘴。其实这常识性的做法她一定晓得,我多嘴的原因,也有些是缘于好奇。
        ③“儿子喜欢看雨,钻到我后面就看不到雨了,”母亲说:“再说这样孩子的腿也可以保护得更严些。”
        ④“那你自己呢?”
        ⑤“顾着孩子呢,哪还顾得了自己!”
        ⑥为了顾孩子就不需要顾自己了吗?自己感冒了不一样会连累孩子吗?面对这样大公无私的母亲,我真的很疑惑。换了我,我不会这么做。如果餐桌上有四块虾饼,我会叮嘱儿子至少给我留一块。其实我不爱吃虾饼,只是想让他学会心里装着他人。这他人,当然应该包括母亲。一个连母亲都会忽视的孩子,我不敢设想他还会对其他人有什么爱心。适当的时候,我要求孩子给我洗脚和洗脸,尽管他把我的衣服都弄湿了。这当然是一种爱的交融和特别的游戏享受,但是重要的,我是想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那份责任。也因此,我要他帮我去买菜,帮我记家里的流水帐,有病的时候,我要他为我拿药;困倦的时候,我要他叫我起床……虽然他只有5岁。
       ⑦我是一个懒妈妈,也是一个笨妈妈。是个可以照顾他,同时也需要他照顾的人。我就是想让孩子这么认为的。和那些孩子不吃酸就绝对不买醋的母亲相比,和那些辞掉工作陪孩子读书的母亲相比,和那些孩子上了大学依然还为孩子洗头叠被的母亲相比,我承认我也许是一个自私的母亲。但是,我宁愿留一些自私给自己。
       ⑧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我获得了一个去北京进修的机会,大家都说:“孩子还小,不能离开妈妈。”但我说:“机会很少,我不会丢掉机会。”顶着种种压力,我终于离开孩子去了。一年之中我回家四次。劳累之苦,可以推想,但我不后悔。后来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说我心狠。我郑重地请教她:“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只要我活着,他永远都有理由需要我,那我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要再出去?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要离开他?”
       ⑨朋友沉默。在她的沉默中我听到了答案:确实有许多母亲,尤其是上一辈传统型的母亲都是这样选择的。他们的选择,我尊重,但不认同,难道做了母亲就必定意味着牺牲吗?我去进修,短期来看确实给孩子少做了许多饭,少洗了许多衣服,少讲了许多故事,但如果这样能换取我某个重要阶段的上升和进步,让孩子长大后能从我这里汲取更多的精神上的营养,那么这种久远的回馈,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
        ⑩“孩子,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为说这些话的母亲们遗憾。遗憾他们狭隘的付出。也遗憾孩子贫乏的得到。在这个人文关怀越来越深沉和细致的时代,我真的怀疑为了孩子而把自己淹没的母亲就一定是个好母亲。我甚至有些残酷地觉得,那些为了孩子而把自己的一切都无条件放弃的母亲,其实才是最不称职的母亲。
        留一些余地给自己,就是留一角蓝天给孩子。
        留一些                                     ,就是                                         。 
        留一些                                    ,就是                                          。 
        “先要有你自己,先为了你自己,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你也才能真正有资格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榜样。”一位教育学家对母亲们如是说。而我想说的是:一个乳汁不足的母亲,她的孩子也一定是瘦弱的,因为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乳汁——无论是物质的乳汁,还是精神上的乳汁。
1.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由一个内容转到另一个内容往往需要一个过渡句来衔接,这样文章结构会更严谨,层次更清晰。请找出两个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①                                                                                                                         
      ②                                                                                                                          
3.与文中那位淋雨的母亲相比,我都做了哪些看似不近情理的“自私”的事情?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4.请仿照第段的句式,在段横线上补充出恰当的内容。
                                                                                                                                                    
5.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写了两类母亲,一类是无私的母亲,一类是自私的母亲。请你谈谈你对她们的看法。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深夜山村的那道电光
       ①我怯怯地探出头来,望着山村无边的黑夜。月亮躲了起来,几颗星星在夜空下微微地闪着光。
       ②我即将踏上崎岖的山路,穿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去几公里外的王老师家补习英语。
       ③说实话,我更希望坐在邻居家的电视机前看武侠片《四大名捕》,或和几个小家伙们一起玩“石头剪刀布”,就是打打扑克也行。但是我没有那个“狗胆”,娘会拎着我的两个耳朵,把我提溜老高。这时候,全村都可以听到我***猪似的嚎叫。这还不过瘾;娘还会在我有些粉嫩的手掌上,狠狠地打出几个红色的竹条印来。
       ④我拿起墙角的蜡烛灯,别小看它,到了夜里它可是我的眼睛。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只买了一个手电,留给做苦力的爹用了。这个蜡烛灯是娘用了两个晚上,像糊鞋底一样用纸糊制的。
       ⑤走出几十米,上了山路,再绕过大片的菜园,灯光消失了,眼前晃着蜡烛灯照亮的一小片光亮。我的心嘣嘣地敲起了鼓。我并不是一个胆大的男孩,尤其在走夜路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竖着耳朵听猫头鹰发出“咕咕”的声音,还会瞪大眼睛看蝙蝠呼啦啦闪过的黑影或者荧火虫发出的可怖绿光。
       ⑥路显得特别长。我的步子越来越快。
       ⑦我开始抱怨!先是抱怨娘,说她是法西斯。她大字不识一个,每天都缠着我们教她“a、o、e”“人口手,上中下”,就这样,还每天用鞭子教训我们:一定得出息。
       ⑧这时候,几只不知名的乌怪叫了几声,我的嗓子紧了紧。
       ⑨我继续抱怨,抱怨那些“小崽子”们,成天围着我“黑户黑户”地叫,叫得娘心情不好,跳着和许多大娘骂架,还被别人说成了恶婆子!这更惹得她教训我们:一定得出息。我还抱怨王老师,非要说我学习有“天赋”……
       ⑩这时候,窜出来一头牛,又忽拉拉地飞起几只鸟。我拧着脖子四周望,好像四处都张着魔鬼的爪子。 
       我一路小跑起来。 
       接近高岗的时候,草丛中突然窜出来几个张牙舞爪的黑影。我“阿”地叫了出来,手中的烛灯掉在地上。眼前一片漆黑。我惊魂未定时,传来一阵狂笑,分明就是那群调皮蛋的笑声。他们一定是早早地埋伏在这里,有意想捉弄我一下。 
       正当我不知所措时,身后亮起了一道耀眼的光茫,接着是娘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小混蛋,滚开!不然老娘不客气了!
       听到叫喊,小家伙们一哄而散。
       娘呼哧呼哧地奔来,喘息着拍着我的肩膀说:“跑那么快,追都追不上!”
       娘一直把我送到高岗上,然后立在那儿。娘用手电照着我前行,从这儿可以一直照到王老师的屋。我走在娘雪白的电光中。娘在高岗上偶尔会叫,崽儿,别怕,娘在这儿!
       听惯了娘的叫骂声,我还是第一次听娘温柔的声音哩!
       娘的声音被风扯得忽明忽暗,但回头时那道电光仍然耀眼。直到我将王老师家灯亮三下灭三下,高岗上那盏白色的电光才打了个折,被夜色淹没。
       下课时,天空飘起了雨丝。高岗上那道电光又亮起来了,雪白的光铺满了回家的山路。
       第二天,家里买了电筒,但母亲仍坚持在山岗上为我照路。这一照照了三年,不论风霜雨雪,直到我到县里上学。
       后来,我考上了医学院,成为村里第二个大学生。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千里之外的江南工作。
       八年后,我回到故乡,正巧看到满头银发的娘坐在阳光里。她正在看书上的笑话,时不时发出开心朗笑。
       爹说:“你娘已经转了性子,好多年没与人吵过嘴了。”
       看到放在柜子上的那只旧电筒时,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漆黑的夏夜,跛脚的母亲气喘吁吁地追我,然后打亮手电,照着渐行渐远的我,我就这样走在了光亮里……
1.概括文中所写主要事件。
                                                                                        
2.选文第⑦~⑨段描写了“我”内心的抱怨,在文中有何作用?
                                                                                        
3.文中的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4.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原谅

       ①在上海的一家餐馆,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树枝上的一片嫩叶。她上菜时笨手拙脚,让我老是担心她可能会把盘子里的汤汁转化成我的洗澡水。我的第六感居然没有“辜负”我。
       ②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A)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在意大利买的,极好极软的牛皮,不能洗涤,是我心头的最爱。
       ③可是,还没等我发作,(B)我亲爱的女儿迅速站了起来,以旋风般的速度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其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这时,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
       ④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光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闪着一层薄薄的泪光。这样一来,我不怒反惊了:我这女儿,到底怎么啦?
      ⑤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地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⑥在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大学的假期里,我们不让她回家,让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⑦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
       ⑧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只要用力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又一串刺耳的响声过后,酒杯完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⑨“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⑩“又有一次,我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安慰我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我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我站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
        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
        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作者: 【新加坡】尤今,文章有改动)
        圈点评注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阴霾: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B句:                                                                                                      
1.文中围绕“原谅”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儿在英国当女侍时,不小心打碎了很多酒杯,却得到了领班的原谅。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照要求,在“圈点评注”栏内,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
3.文中第⑩段写道: “我站在那儿,……”请根据你对上下文的理解,描写“女儿”此时复杂的心理。
     我站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5.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6.读完全文,相信你对‘原谅”有了更深刻的感晤,请仿照示例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理解。
      示例:原谅是一种品质,原谅他人的人,消除了自己的烦恼,获得的是心灵的升华。原谅是____________,原谅他人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块!”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她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③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吗?”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了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沿抬起目光,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④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外地。那时奶奶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 
        ⑤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爷爷在旧社会是个地主,奶奶的成分也就随了爷爷算地主。文化大革命时,有人说爷爷在旧社会剥削农民,说奶奶是“吃了那么多年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这话让她独自愁叹,这话让她几十年的苦熬忽然间变成屈辱。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她一定会有一天自食其力的。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这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和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⑥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地主帽子?”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⑦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在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之中。(作者:史铁生 有删改)
1.从对奶奶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奶奶是怎样的一个人?
                                                                                                                                        
2.仔细阅读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分别表现了祖孙二人怎样的内心活动?
“我”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提到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奶奶在“张望”着什么?
                                                                                                           
4.结尾的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对奶奶在老海棠树下“张望”的理解过程。(字数在120之内)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