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你不是我女儿该多好
打我的时候,她是下得了狠心的,但我还是倔强地不哭也不闹。青春期的我,以为这就是勇敢。那个周末,不想上课了,我就和几个男孩子溜出去,跑到网吧里打游戏。他们装出很成熟的样子,掏出几支烟,问我抽不抽,然后就开始吞云吐雾,却被呛得满脸通红。我当然知道抽烟不好,可是又要面子,怕被他们看不起,就收下来揣在衣兜里。
晚上妈妈洗衣服时,发现了我衣兜里的烟,脸被气成了酱紫色。照例是打,下手亦是从未有过的狠,她用颤抖的声音说:死丫头,长能耐了,都会抽烟了。掸子铺天盖地地落下来。我心里止不住的委屈:我没有抽烟!我咬住嘴唇,眼泪簌簌地掉,心里是悲伤绝望。我说:你打死我算了。她反而住了手,也许是打累了。她陷在沙发里,用手抚着起伏的胸口气喘吁吁地说:你不是我女儿该多好!
你再犟,还不是需要我
高一时,我和朋友去打了耳洞,是当时很流行的一只耳3个洞。虽然抹了很多酒精,耳朵还是很疼,吃饭里不停地倒抽冷气。妈妈看见了哼哼几声,轻蔑地笑:人长得丑,耳朵上带几个圈就能美了?有这样说自己女儿的吗?我气得啪地摔了筷子说:不吃了,饿死也不吃了。然后冲进卧室,还不忘狠狠地摔上门。
晚上我饿得眼花,耳朵也开始发炎了,肿得好大。快11点了,我实在忍不住,嚷了起来:妈,快帮我弄弄,我耳朵发炎了。她叹口气,急急地跑去寻酒精,还不忘唠叨一句:再大的事,又何必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你再犟,还不是需要我!进来的时候还端着一碗我最爱吃的肉丸子,没等端起碗,我的眼泪已经簌簌地掉下来。
一场难堪的暗恋
初三时,我喜欢上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他会在路过我们班时,对坐在窗户边的我笑。收到那个男生的信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在信的末尾说:晚自习,操场见。我的心怦怦地跳,晚上吃饭也有些心不在焉,妈妈敲着碗问我是不是病了,或者有什么事就说。我嗯嗯地敷衍着,心里却鄙夷地想:除了会卖衣服,你懂什么是青春期女孩子的心事吗?
晚自习的时候,我去赴约了,却没有看到那个男生。回到教室时,看到很多同学都在捂着嘴笑。原来,那不过是那个男生测试自己魅力的一场游戏!我在难堪中冲出教室,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
妈妈闻讯而来,什么也没说,昂着头,把哭泣的我带出教室。她对脸色阴沉的班主任说:请相信,我女儿是个好孩子。同学们都有些发愣,怔怔地看着我们。妈妈目不斜视、气宇轩昂。她就像圣女贞德,英雄般地守卫着她的家园、保护着她的小兵。那一瞬间,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回到家,妈妈开始给我做白菜肉片汤。吃饭的时候,所有的委屈和尴尬一下子袭上心头,眼泪扑簌簌地往碗里掉。她见了,用筷子敲着碗说:不就是被同学耍了吗,有什么好伤心的!你对我的那股犟劲儿都到哪儿去了?我终于哭出了声来,扔下碗筷跑回房间。我昏昏沉沉地睡到第二天中午,起床时,枕头边还有一张小字条:饭在电饭煲里,热一热再吃。我安静地吃饭,心里有一股暖意在流淌。
上学的路上,我偷偷地去了以前总是不屑一顾的妈妈的店铺。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妈妈才开始吃午饭。是批发市场里的盒饭,2块钱一份,只有一点简单的素菜。她仍是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和客人大声地谈价,完全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我。但是晚上她回到家,会看到枕边有我留下的字条,那上面写着我很想说却羞于出口的话:妈妈,我爱你。
就在那个温暖的下午,我知道,我将彻底告别叛逆期。因为我在妈妈简单而温暖的爱里,突然明白,女儿离不开妈妈,就像豌豆离不开温暖的豆荚。(选自2009年《读者》第03期有删改)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咬住嘴唇,眼泪簌簌地掉,心里是悲伤绝望。”是因为妈妈的不理解,不信任,让“我”感到委屈失望。
B.“她哼哼几声,轻蔑地笑:人长得丑,耳朵上带几个圈就能美了?”妈妈的话语严厉又刻薄,对“我”打耳洞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C.“她就像圣女贞德,英雄般地守卫着她的家园、保护着她的小兵。”看似严厉冷酷的母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表现出她对“我”的保护和关爱。
D.“2块钱一份,只有一点简单的素菜。”此处细节描写,体现了母亲的善良。
3.结合语境,品析句中加粗词语。
①她陷在沙发里,用手抚着起伏的胸口气喘吁吁地说:你不是我女儿该多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终于哭出声来,扔下碗筷跑回房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位文中画线句子,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我”倔强而叛逆,与母亲产生了很深的隔阂。生活中,假如你也有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将怎样消除与父母间的隔阂;假如你与父母没有隔阂,请说说你是从哪几个方面做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D
3.(1)“陷”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瘫坐在沙发上得当样子。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因我叛逆而极度伤心绝望,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2)突出了我对母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能从个人情感或对母亲认识的转变答题,语句通顺即可)
4.内容上: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我理解母亲之后的感激之情。结构上:点明中心,照应题目。
5.“略”。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说明:联系实际写出隔阂;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解决的办法,内容充实准确;言之有理,语言通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豌豆要回到温暖的豆荚 上初中以后,我的变化对妈妈而言似乎是个困惑。她说: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你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呢?你真让我伤心。】;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王世虎
(2)离自己租的的房子还有将近两里路,街道上已是一片黑暗和宁静,看来又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虚弱的身体,有气无力地一步步地往前挪动。
(3)忽然,前面的一点若隐若现的昏黄灯光吸引了我。我大惊——还有一个小吃摊位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聊天。
(4)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老板,还有吃的吗?”
(5)“有呢,歧山臊子面。”女人笑着说。
(6)“给我来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7)真是人间美味啊!面做的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汤料也正宗,醇香,油而不腻。我狼吞虎咽,吃的是满头大汗。倒是一旁的夫妇看的很紧张,不停的劝我慢点吃,不要急。
(8)末了,我问:“你们明天晚上还出来摆摊吗?”
(9)夫妇俩显然大吃一惊,面面相嘘了一会儿。女人爽朗的回答:“好啊!”
(10)第二天晚上,果真我又看见了他们,夫妇俩像事先准备好了一样招待我,让我受宠若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他们做的正宗的歧山臊子面。由于那个时段的顾客不是很多,有时我也和他们顺便闲聊一会儿。
(11)渐渐地,我知道了,夫妻俩是从陕北乡下来的,女儿是隔壁大学的,今年大四,因为要考研,这段时间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拼命复习,夫妇俩心疼女儿,便不辞辛苦来到城里照顾女儿。白天他们做一些小买卖,晚上便出来摆小吃摊,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一边等晚归的女儿出来后,亲手给她做一晚热乎乎的歧山臊子面,然后一块回家。我在心里庆幸:自己的运气可真是好,遇见了这么好的事情?
(12)转眼间考试的时间快要到了。这天晚上,我照例收拾好书包准备离去,忽然,门口站着的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女生拦住了我的去路。
(13)“你就是那个每天晚上去我爸妈摊位上吃面的男生吗?”她劈头便问我。
(14)我点点头。看来,她就是那对中年夫妇的女儿了。
(15)“我求求你,同学,不要再这么晚的去了,可以吗?”她忽然有些激动地着说,“我妈有严重的风湿病,受不了凉的。”
(16)我惊诧。呆呆的看着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17)“你知道吗?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出来的,上个星期我研究生考试已经完了。可是他们为了你还在那里继续受冻受累。”女生说。
(18)我这才恍然大悟,夺门而出,大步流星地跑了出去。
(19)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点昏黄的灯光,中年夫妇正守侯在那里。呼呼的凉风迎面扑来,我感到天气是那么的寒冷。
(20)“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啊!”看见我来,男人像往常一样边戴上袖套边乐呵呵的说。
(21)“叔叔,你不要做饭了。”我大声的说,“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我真的很感激你们,这段时间以来对我的照顾和关怀,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您们做的面很好吃,比我妈做的都好。谢谢您们!可是我不能再让你们为了我受苦受累了。”
(22)老板娘刚想解释些什么,却猛地看见了跟在我后面的女儿……半晌,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都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做父母的哪能不心疼呢?”
(23)一句话,只有一句话,凛冽寒风中,我良久无语,泪流满面。(选自《合肥晚报》)
1.第(2)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9)段中,夫妇俩为什么“大吃一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和第(19)段都写到昏黄的灯光。这两处灯光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3)段中,“我”为什么“良久无语,泪流满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心目中,夫妇俩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东晓
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同学们交上素描,山子却红着脸说:“老师,我还没准备好,想画一幅最好的给您。”我答应了。
过了几天,山子把父母的肖像交给我。果然不错,画面结构、光的明暗处理都恰到好处。我非常满意,把画挂在墙上,供同学们观摩。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对同学们说:“这幅画的成功,得益于山子平时的刻苦训练和仔细观察。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把他父母请来,对照一下怎么样?”
同学们大声赞同,山子却突然变了脸色,紧咬着嘴唇不作声。
我奇怪地问他:“你不同意?”山子摇摇头。我又问:“那你同意了?”山子还是摇头。
我终于按捺不住:“山子同学,老师让你请父母来,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难道你连这点儿事也想不明白?”
山子终于点点头。我说:“那好,今天晚上,我们开个美术沙龙,请你父母来。”
晚上,美术沙龙的气氛非常热烈,不少同学的父母都来了,却迟迟不见山子和他父母的身影。他们不会不来吧?我正焦急万分,山子走进教室,手里牵着一根竹竿。一男一女相互搀扶着,男人握着竹竿,女人挽着男人的胳膊。两人竟然都是盲人,没戴墨镜,眼窝深陷!
山子涩涩地说:“这就是我爸妈。”说完,他低下头,一声不吭。
我看看墙上挂的画,又看看山子:“那这画上的人……”山子低声说:“我是求别人让我画的。我不能画我爸妈……”我明白过来,鼻子一阵发酸。
山子父亲大大方方地说:“老师、同学们,山子把事情都告诉我了。既然老师请,我就不能不来,不能不守信用。山子,来,给爸妈再画一张。”
我忙搬凳子请两位老人坐下,对山子说:“画吧,这次全班同学可要看看你的水平。”迎着我鼓励的眼神,山子用力点点头,支起画板。
班里静悄悄的,山子的画笔“沙沙”作响。他父母端坐着,满脸笑容。山子母亲轻声念叨:“把你爸画漂亮点。这辈子,我还没有他的画像呢。”
两个小时后,山子长吁一口气站起来。我走到画板前一看,忍不住问:“山子,你怎么没画……”山子父亲也站起来:“老师,山子没画俺的眼睛吧?”我很惊讶:“您怎么知道?”
山子父亲微微一笑:“自己的孩子,当然清楚。他最不愿面对的,就是我们的眼睛啊。”
两人搀扶着站起来。山子父亲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对山子母亲说:“来,把咱的眼睛画上。老师,麻烦你来粘胶水。”他走向画板。我忙扶住他,却见他走过去,用手搽了搽画板。奇迹发生了:他把那张纸片不偏不倚贴在眉毛下!全班一片惊呼,那竟然是一张红色心形纸片。父亲拍拍山子,说:“这是***专门剪的。这次,你看到爸妈的眼睛了吧?爸妈是成天用‘心’在看着你成长啊。”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感慨万分地说:“同学们,今天,山子的父母给我们上了一课。记住,不管绘画技巧多高明,心中没有爱,你们的作品将一钱不值。”
山子双眼噙泪,扶着父母:“爸、妈,我懂了。我这就把你们的眼睛画上,以后再也不怕让别人看见。”
山子仔细地把父母的眼睛画上。我明白,山子今后将永远相信,父母的眼睛是最完美的,因为他们一直用“心”支撑着他。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大声赞同,山子却突然变了脸色,紧咬着嘴唇不作声。”请你发挥想像,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绘一下当时山子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上,使用了铺垫的表现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子父母的眼睛并不完美,为什么作者却以“完善的眼睛”为标题,还在文章结尾说“父母的眼睛是最完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不管绘画技巧多高明,心中没有爱,你们的作品将一钱不值。”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许多新的砖瓦楼渐渐替代。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许多东西: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以特别的感觉,这颗幼小的心灵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二十岁时离开家乡,先后到上海、北京等大学任教。他所创作的一系列描绘湘西风情的文学作品深受世人喜爱。
1.水给爷爷三样东西,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D.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4.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华诚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拔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竞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个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有删改)
1.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事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件事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3.语言品味。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画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宁生
母亲包粽子胸有成竹,心灵手巧,既快又稳。先将粽叶浸洗,用开水烫柔,然后淘米,把浸过水的赤豆、红枣与浸过酱油的猪肉块,混入糯米中。只见母亲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两张芦叶,卷成小碗状,然后放进米、馅,压紧,再添上一张芦叶,收口盖住,并用棉线扎牢。从外形看,这恰似旧社会妇女裹小脚,故俗称“小脚粽”。有时也包成多角形,小巧玲珑,很像一件民间工艺品。末了,母亲还会给我们包上一串串小三角形粽,逗得我们欢呼雀跃,急等煮熟尝新。
根据母亲的操作经验,包粽子第一选料要好,米粒不可有霉变,肉块尤须新鲜;第二包扎松紧要适中,不能“散包”或“爆腰”(中间涨开);第三火候要到位。将粽子放入锅内浸没水中,用旺火烧熟,再用文火小煮,关火后再焖。若晚上烧煮的话,焖一夜也无妨。次日早晨开锅,这粽子必定润滑爽口,浓香诱人。
当初,我们也是早早地围在锅前垂涎欲滴,等着母亲揭开锅盖,给我们解开粽子。一股股的粽香,扑鼻而来,一次次、一年年地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记忆最深的是,我去学校住读时,在我简单的行李中,经常放着一包粽子,那是母亲临时包好的,给我在路上或到校时吃的。有时还添加两块糕点,为取谐音“高中”。在母亲的心目中,当然是“高中状元”吧。世上的母亲都是这样,无时不在祝愿自己的儿女们。
方竹
八十多岁的父亲为我突遭此大难而心疼,但又束手无策。白天,他勉强打起精神,坐在他屋里的电脑前浏览,还强迫自己写点文章,转移对我的忧虑。吃过晚饭后,按从前习惯,他照例坐客厅沙发上看书,可那段时间,只垂头枯坐在点亮的落地灯边,一任时间滴答滴答走过,我在这边屋里,能听到满屋鸦雀无声。有时,他蹒跚地来我屋里看看,拖鞋擦着地板,脚步很重,见我一人躺在黑暗中,就拉亮大灯,可我躺在暗中感觉很安全,总让父亲快把灯关上,每次他都叹口气,无奈地关上灯。过了一分钟左右,方听见他踉踉跄跄的脚步声转回客厅。
我静养了几天后心情稍稍好转,想起那两天有朋友送来一本厚厚的纪实文学,正是父亲久闻其名一直想看的。我想看他看了没有,就下了床,低头来到客厅。睁开右眼看了一下,那本书放在茶几上,父亲垂头呆坐在那,显然没有看。我叫了他一声,他的头猛一抬,见我站在面前,立刻欣喜而急促地说:“你起来啦?来,坐,坐。”
我坐到他旁边,指着那本纪实文学说:“阿爸,你现在有劲么?能给我念念书么?正好你也没看。”
父亲兴奋地说:“你,你有兴趣听念书了?好,好,我念,我愿意念。”他当即打开书:“来,咱们从第一章念。”
那是我如此熟悉的读书声。小时候,每星期六晚上,我们几个孩子围成一圈听父亲念书,大都是从《儿童文学》上选的文章,父亲虽然声音沙哑,但他是读书人,读书人读书有种特别的味道,我们当时静静地、像经历生活中重大事情一样,聆听父亲念完一篇又一篇小说、散文。那种感觉,就像坐在星空下一样,十分辽阔、寂远。
没想到几十年后,我又要依靠父亲念书了。客厅静悄悄,夜沉沉,父亲真切厚实的声音随着每个晚上,一点一滴贯注进我心中。
有一天他说:“每晚吃完饭,想到我们还能在一起读半个小时书,就觉得生活还有点意思。”
“你累吗?”
“不累,不累!”
我现在完全想不起来,那些日子,我家别人在哪,一点没印象(住院时我的丈夫倒是一直陪着我,我是指出院后),只知道在我最灰心绝望时(担心眼睛能否复明),只有父亲与我呼吸与共。整整一个月,他读完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客厅里,从一开始只有一个老人的苍凉的读书声,到后来多了聊天声、笑声。
生活,它的喜都是平平静静的,甚至是从悲中一点点滋生出来的,现在想想,即使那样不幸的日子,因为有父亲在,也令人回味无穷。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1)粽子( )(2)沉浸( )(3)蹒跚( )(4)聆听( )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当初,我们也是早早地围在锅前垂涎欲滴,等着母亲揭开锅盖,给我们解开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十多岁的父亲为我突遭此大难而心疼,但又束手无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忆母亲裹粽时》所提到的端午节,今年已经被我国正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纪念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著名的爱国诗人?除了包粽子,请再写出一种端午节的民俗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忆母亲裹粽时》中作者童年时期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在过端午节时,母亲却把粽子“裹”得宛如一件“民间艺术品”。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为我念书》中第六段文字运用了哪一种记叙方法?叙述了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为我念书》中“客厅里,从一开始只有一个老人的苍凉的读书声,到后来多了聊天声、笑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忆母亲裹粽时》中的动作描写和《父亲为我念书》中的语言描写,颇具特色。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分析动作或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只见母亲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两张芦叶,卷成小碗状,然后放进米、馅,压紧,再添上一张芦叶,收口盖住,并用棉线扎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你有兴趣听念书了?好,好,我念,我愿意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裹粽子”、“念书”虽然是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但两位作者却终身难忘。请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写出一件最难忘的小事,并结合其中最感动你的细节,谈谈切身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能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其根本因素是A.资本主义
- 2Mr Ascot, headmaster of the school, refused to accept ______
- 3小明在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图所示的四幅图,由图可知: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图;正
-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点P表示______.(2)当温度为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 5计算:2-1+-2cos60°
- 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因为这次会议 ( )A.是在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
- 7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文化背景有别,所以我们青少年在追求新奇与时尚的东西时,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
- 8下图中阴影(今天)与非阴影(昨天)表示某一天的日期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此时,日期的分界线位于 [ ]A.70
- 9如图所示,实线是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
- 10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40°,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40°、40°B
热门考点
- 1从K、C、H、O、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①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
- 2已知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f(x),当x≥0时f(x)=2-x,则当x<0时,f(x)=______.
- 3计算log2224+log23的值为______.
- 4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 5(1)8 g CH4的物质的量为 ,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 ;(2)100mL 1 mol
- 6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两点电荷的电量不变,间距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变为( )
- 7读图,回答问题。(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酸碱食品与健康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
- 9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填充。(1)该生态系统中,正常情况下,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2)直接以植物为食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1年,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西方的生产力进入了“自驱动发展”的起飞阶段,为了显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