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种春风》,理解答题。种春风  (1)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2)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
题目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种春风》,理解答题。种春风
  (1)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2)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戴个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3)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的,我不由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4)“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块的文章说。我很快地看完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5)“多可怜啊。”老人说。
  (6)“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7)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8)我抬起头来,打量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人帮人是天经地义的,古人都说,投以桃李报以琼瑶。”为了保险,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那边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9)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却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块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小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10)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真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11)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使劲儿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谢谢你!
  (12)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是斤斤计较利益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于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13)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14)很年少的时候就听过,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
  (15)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只要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它就会悄悄发芽,绿意摇曳,让你的心田吹拂起温暖的春风……(摘自《读者》05年22期作者:虹莲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节中对老人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眼角有些湿润”“心隐隐不安”?请分别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题目“种春风”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农村义务教育2007年已全部免收学杂费,想象一下文中的小女孩刚听到喜讯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邮局遇助人为乐的老人并且学习他。
2、点明老人的身份,表现老人的生活境况不富有,和后文他无私助人的高尚品格形成对比。
3、“眼角有些湿润”为老人节俭助人,无私奉献爱心的高贵品格深深感动,震颤我的心灵。
“心隐隐不安”为自己的自私麻木狭隘冷漠而惭愧,也是对自己灵魂的自我解剖。
4、对困难的人播撒爱心,播撒奉献,播撒热情,播撒信任。你的心灵就会春天收获花香,炎夏收获绿荫,金秋收获硕实,酷冬收获炭火。同时作者也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像春风一样吹遍人间,人间处处春。
5、春风拂面,树儿招手,小鸟欢唱。再也不用为学杂费的事而愁眉不展了,“我”要珍惜这个大好机遇,惜时勤学,成为有用之材。(只要合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种春风》,理解答题。种春风  (1)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2)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宋儒莎,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我在哪儿给你写这封信吗?在花园里!我把一张小桌子搬到外边来,很隐蔽地坐在绿森森的灌木丛中。我的右边是丁香般芬芳的黄醋栗树,左边是一簇矮矮的女贞,在我的头顶上,一棵尖叶的枫树和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栗树彼此交搭着它们宽大的绿油油的手掌,在我前面是一棵枝叶扶疏的肃穆而慈祥的白杨,它徐缓地摆动着它那白色的叶子,沙沙作响。淡淡的叶影和一圈圈闪闪的阳光在我正写字的信笺上舞动,从雨水润湿的树叶上时而有水珠滴在我的脸上和手上。监狱的教堂里人们正在做礼拜;低沉的木管风琴声隐约地传出来,给树木的飒飒声和小鸟的愉快的合唱声盖住了,这些小鸟今天都非常愉快;从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声。这多美,我多么幸福,人们几乎感到有些仲夏的气息了——夏季的丰满茂盛和生命的沉醉;你知道瓦格纳的歌剧《歌唱的能手》里一幕群众场面吗?一大群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拍手:仲夏的节日!仲夏的节日!忽然间大家跳起皮特尔梅尔华尔兹舞来了。在这种日子里人们很容易想起这种情调来。——我昨天是怎么过的呀!我一定要把昨天的经历告诉你。上午我在浴室的窗子上发现一只大孔雀蝶。它大概在屋子里已经有好几天了,它在坚硬的玻璃上无力地飞扑着,已经奄奄一息了;它的双翼仅仅还有微弱的一丝生机。我一看见它,不禁焦急得战栗起来,赶紧重新穿上衣服,爬到窗上,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手里——它一点儿也不挣扎,我想它恐怕已经死了。我把它放在身边的窗栏上,让它苏醒过来,那时它的生命的火焰跳动还是很微弱,它依然静静地伏着;我于是把几朵盛开的鲜花放在它的触须前面,让它可以有一点东西吃;正在这时一只鸫鸟在窗前响亮而又神气地唱起歌来,唱得嘹亮极了;我不禁大声说:你听,这只小鸟歌唱得多愉快,那么你这小小的生命也必须恢复过来才是!我竟对这半死的孔雀蝶讲起话来,自己也不禁哑然失笑,我想:这话是白说的!可是并不,——半小时后这只小动物缓过来了,它先来回滑行了一下,终于缓缓地飞走了!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么高兴啊!这是我遇到的一件小事。
1.这段选文作者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狱中景物,并真实的记录了__________这件事。
2、选段中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对监狱内的景物进行生动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几次写到鸟的叫声?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味句子,理解加粗词语的妙处。
我一看见它,不禁焦急得战栗起来,赶紧重新穿上衣服,爬到窗上,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手里——它一点儿也不挣扎,我想它恐怕已经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醉心生命的美好,甚至是草木虫鱼的弱小生命;自己面临这死威胁,她不感到沮丧、绝望这二者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用爱倾听

  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磨得快疯掉了。
  我家住二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严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响声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让人揪心般的难受。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给女儿买了一支箫。每天天刚麻麻亮,他就逼着女儿练习。那声音呜呜咽咽,毫不连贯,毫无乐感,听在耳里,像鬼哭狼嚎。
  我每晚被楼下摩托车的“咳嗽”搅得没有睡意,早晨又早早地被楼上的箫声“哭”醒,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我想,应该好好与楼上楼下的住户谈一谈。但临到他们的门口,我又犹豫了,谈什么呢?让他们不要再发出噪音?可楼下的那个住户,破摩托车就是他们的饭碗;楼上的那个住户,箫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难道我要他们放弃饭碗放弃希望?我不忍开口,他们也不会答应。
  几经考虑,我决定搬家,搬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居住,那样有利于我的写作,也有利于我的健康。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朋友笑眯眯的听着,然后问我:“你觉得我居住的环境怎么样?”我说:“就是觉得你这里清静,所以叫你帮我找住的地方。”朋友得意的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在我家里坐一个小时,感受一下。”
  一个小时后,隔壁的阳台上传来一种含糊不清的类似于说话的声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声音在喊叫,声音刺耳而使人不明所以,让人听了格外不舒服。
  我问朋友这是什么声音。朋友说:“一个9岁的男孩,在学说话。你仔细听听,他说的是什么?”我侧耳倾听,那男孩无疑在重复一句话,但我怎么听都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我猜测说:“他好像在说,羊刚扑倒在地。”朋友哈哈大笑,说:“你错了。他是说阳光普照大地。”说着话,他拉开了通往阳台的门,以使那孩子的声音更大一些。这时我听到,有一位妇女,在不断地纠正那个男孩。妇女说的,正是“阳光普照大地”。但无论妇女怎么纠正,那男孩说的,仍是“羊刚仆倒在地”。
  朋友见我一脸诧异,便解释说:“这孩子是个弃儿,一出生就又聋又哑,所以他的生身父母抛弃了他。是我的邻居将他捡了回来,不但抚养他,而且到处求医问药为他治疗。从他4岁开始,我的邻居就开始锲而不舍地坚持每天教他说话,到他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居然开口叫妈妈了,虽然声音那么模糊,但我们都听清了。我的邻居当时就激动得哭了,我们在场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我的邻居含辛茹苦这么多年,终于让这孩子开口说话了,这怎么不让人激动?你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刺耳,很不舒服,那是因为你是用耳朵在听。而我们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动听,很欣慰,那是因为,我们是用爱在听。这世间的许多声音,有动听的,有刺耳的,有美妙的,有聒噪的,这些声音全部入耳,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享受,也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折磨。但如果用爱去听,这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美妙与和谐,让人觉得欣喜和欣慰。”
  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奇怪的是,再听楼下摩托车的轰鸣,我没觉得刺耳,而是觉得欣慰,这对下岗夫妇今天又有生意了,又有收入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而再听楼上的箫声,我也能听到小女孩的进步。
  上帝给了我们耳朵,是让我们能听得到世间所有纷杂的声音;人类给了自己爱心,是让我们将所有纷杂的声音,转换成美妙动听的音乐。想享受美妙的音乐,就要学会用爱倾听。
1.“我”的“苦衷”来自于两件事:(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到后来我明白了,我之所以有苦衷,生烦恼.那是因为“我”是用__________在听。“我”的朋友及他的邻居与“我”有着相同的境况,但他及其邻居并未觉得很烦躁、很烦恼,那是因为他们用________来听。
2.联系上下文,简要点评下面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声音上楼来,钻进窗内,得我睡意全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说说“我”倾听到的“美妙音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或启示呢?请写一则8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父亲不写信
  ①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
  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③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④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⑤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⑥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⑦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⑧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⑨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⑩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1.读第②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1)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宁夏自治区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粗词浯的理解,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母亲的来信》完成问题。母亲的来信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cù,缩小,收敛)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科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起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在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一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入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于,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据下面文字的意思,从文中选择词语填空。
①___________:比喻无关紧要的琐事。
②___________: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③___________: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2、母亲的每一封来信都表达了怎样的深挚感情?选出概括准确的一项(  )
A、关心保护想念
B、关心疼爱思念
C、关注疼爱眷念
D、关注喜爱思恋
3、母亲每一封信的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分别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按要求加以概括。
①开头:问候、祝愿并安慰儿子。
②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在写到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时插叙了他路遇家乡熟人的内容,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请从文章内容和结构安排两方面简要分析。
①文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构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
分析:“焦急地”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热切盼望的心情。
B、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分析:“扔”字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随意甚至轻蔑的态度。
C、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分析:文卡没有将10卢布寄给母亲主要是考虑到数目太小,无济于事。
D、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于,抽出信纸。
分析:“打着哈欠”和“掏”“拆”“抽”等词语表现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漠然和漫不经心。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