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孙天帅:
去年春天的珠海瑞进电子公司,韩国女老板以几个工人没按她的方式休息为由,喝令全厂工人下跪,120名工人一个个跪了下去,惟有一个叫孙天帅的工人坚决不跪,并质问老板:“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孙天帅把胸卡往地上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
有一种论调:孙天帅一气之下,丢了饭碗,太不明智!
我却为孙天帅叫好。想谈两点:
1.此气可忍吗?即使“忍”,也要看人家给的是什么气。若为鸡毛蒜皮的生活小节怄气,的确不值。可现在若为“嗟来之食”而跪倒,失去的将是做人的自重和国家的尊严。这比饭碗重要多了。一气之下不吃这口饭,至少保留了自己这个全人,我看值得!何况在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国格受到侮辱时,孙天帅表现出的更是一种何等凛然的浩荡正气。这种无畏的气概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的光荣传统。当年***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盛赞闻一多先生的拍案而起,称他“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还有朱自清、林则徐、邓世昌……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为了不屈膝,多少人舍身忘死,令高山仰止、江水动情。孙天帅不忍此气正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2.孙天帅不明智吗?自作聪明的人总要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位,看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便以为此人有些傻了。在有些人眼里,雷锋、孔繁森、李素丽等不都是傻子吗?
如今又出了个孙天帅,他的凛然之举,对于当今某些患了“恐外”或“媚外”症的软骨虫来说,委实上了生动的一课。
早巳“站起来”的中国人,进入了一个“不跪”的时代。然而,近些年来,在拜金主义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在酒色、金钱前面腿软了:跪倒在地。不仅仅是低下了高贵的头,还出卖了灵魂,出卖了人格,出卖了尊严。在某些人眼中这是一个“有了万八千,走遍天下全不怕”的时代,神通广大的“钱斧”,击坍了那些人的精神脊梁。可人一旦跪下就很难再站起来,主人与奴才,英雄与孱头,差就差在膝盖里的那点钙。
孙天帅做了自己的主人,更是国人中的英雄。因为他懂得:不跪,才是中国人!
1、这是一篇驳立兼论的议论文,作者从“不跪”引出的谬论是 又树立 论点。
2、作者是怎样“有破有立”的,试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3、从开头的事例中,你能引出新的论点吗?
4、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试举例说明。
5、“不跪才是中国人”这个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以此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2、作者先明确批驳靶子,从两方面加以分析,明确自己对孙天帅的看法与支持,文章在引用古代典故和现代名人的不屈事例来论证的同时,又用当前一些"软骨虫"与孙天帅对比,加以证明,有破有立。
3、“略”
4、文章笔锋犀利泼辣、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等,举例“略”
5、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人格,有尊严,不能因为利诱就出卖自己的灵魂。
标题即论点,非常醒目、有力。
①“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生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
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以后,也可能出现在六个月以后,六年以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造机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工。而硬币打造机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面积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造机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发生什么反映。”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作者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呢?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要要素?请分条概括。
3.第③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4.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⑤、⑥两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5.如果把第②段划线句子改成“创造性思维有如下必须要素”好不好,为什么?
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说“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本文中说“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试结合你的体会谈谈看法。
①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②“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我们看见了两千四百一十九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③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个最现实的人也能像孙猴子一样可以入地腾空。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④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的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的人以城市的豪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的冒险故事,年轻的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
书籍是会提高人的 ⑤ 从( ⑥ )到文明,从( ⑦ )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真是这样,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因为⑧那样,可以经验得多,见闻得广啊!小气的人该会大方一点,狭隘的人该会开旷一些。“学问就是力量!”有人这样强调说过。自然,也还是有俗不可耐的读书人的,正像有博雅的文盲一样。但原有博雅的人再多读上一些好书呢,我想他会像纯钢之出于生铁,更近乎炉火炖青了。因而有了黄庭坚“⑨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和梁高祖“⑩三日不读谢玄晖(南朝齐著名作家)诗,便觉口臭”那样的话。
读书吧,从书里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东西吧!富有真理的书是万能的钥匙,什么幸福的门用它都可以打开。
1、简答。
⑴第一段中②句与①句的内容关系是:②句是①句的 ;①句与③句的层次关系是 。
⑵第一段中④“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促膝谈心”的双方指的是 和 (各限两字);第二段中⑧“那样”指的是 。(用原文四字短语)
⑶第二段⑤处的标点符号应该是 (A,B:C——D!);为⑥⑦处划横词语补出两个反义词:⑥ ; ⑦ 。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3、按要求补充论据。
⑴给分论点“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仿原文“读……,一个……”形式。) 。
⑵给分论点“书,什么不给你呢?”补充一个道理论据。(仿原文此论点后的表达方式) 。
4、从总体上看,最符合文段思路的一项是
5、古人形容事物的“多少”,爱用“三”字,如选文中的⑨⑩二处,另外还有如“绕梁三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请你也举出四个含“三”字的成语、俗语或典故。举例:
① ②
③ ④
【甲】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的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乙】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1.甲文论证的论点是 ;乙文论证的论点是 ,两文论点都含有 的意思;乙文论点还含有 之意。
2.甲、乙两段文字都采用了 、 的论证方法;甲文第二段还先从 ,再从 面进行论证。
3.甲文中加点的“它”指的是 ,“这”指的是 。
4.甲文第二段中,“怀疑”“思索”“辨别”三个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
5.请你从自己的生活或读书实践中举一个例子,表明你对“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语的理解。
答:
- 1函数y=2x1+2x的值域为( )A.(1,+∞)B.(0,1)C.(0,+∞)D.(0,1)∪(1,+∞)
- 2人们已进入网络时代。常观看显示屏,会使人感到眼睛疲劳,甚至会对眼睛产生一定的伤害。人眼中的视色素里含有视黄醛(见图a),
- 3已知: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E点,AC=a,BD=b,∠BEC=α (0°<α <90°),求此四边
- 42个汞原子_____;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 n个铁离子_____;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 5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 During the training they really put me throu
- 6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了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展贸易,该船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
- 7She not only entered the competition-she _____ won it![
- 8据媒体报道,2013年11月3日,游泳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孙杨在浙江杭州因无证驾驶,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罚款2000元的处罚
- 9On hearing the news, the president ______ his visit to Austr
- 10After a long discussion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
- 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29°N,112°EB.29°N,112°WC.29°S,112°ED.29°S,112°
- 2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第三次会晤在海南三亚市举行,南非总统祖马作为新成员首次参加会晤,金砖国家以积极的姿态抱
- 3已知函数少y=(m﹣1)x+2m﹣3中,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B.C.D.
- 4某课外实验小组为探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一)A.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6kg;B.将
- 5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
- 6我校组织部分初一学生到“水上基地”军训,基地分配给该校宿舍若干间。如果每间宿舍住8人,则少12个床位;如果每间宿舍住9人
- 7By the time I ______ home, I realized that I ______ my umbre
- 8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吏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A.压抑士族,
- 9我们能看见物体的原因是 [ ]A、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B、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了镜面反射C、物体一定要发射或反射光
- 10已知向量a=(3,4),b=(2,-1),如果向量a+xb与-b垂直,则x的值为( )A.-25B.233C.32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