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要有点人情味
①“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如是说。这是70年前的箴言,流传至今而不被磨灭,定有可取之处。新的时代,忙碌的生活节奏,常使人情变得淡漠,而淡漠之后,人们却不禁想起那份最古朴的感情:人情!于是人们不禁呼唤着“人情味”的归来。
②科技革命一次一次地把人类推向文明。不可否认,现代而进步的机器电子文明使我们的生活愈加地舒适与便捷。有了电脑,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已不是神话。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和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有了E-mail,有了特快专递,有了可视电话。世上已不复飞鸿与尺素的浪漫和温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步步扩大,扩大到已不是“一米线”礼貌的范畴。诚然,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距离产生美感”。但,太过遥远一切都不在视线内,一片空茫,何来美感?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新式公寓的封闭性,给芸芸众生划定的范围,看似宽大舒适,其实,却失去了许多与旁人交流的机会,天天与邻居擦肩而过,却不知彼此的姓名,乃至当遭遇灾难,如失窃、失火却因相互陌生而置若罔闻。人情淡漠至此,这些所谓的“家”不过是新一代的“鸽子笼”,不似四合院的温情,不如弄堂的亲切。
③人,生来需要友谊,需要关怀,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宣泄。物质文明并不代表一切。德莱塞的《***三部曲》早就揭示了人情淡漠与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渐渐泯灭的过程。甚至19世纪的巴尔扎克,也替我们描摹出一幅金钱维系一切人际关系的画面。我无法想像,我们真的会存活于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也不想成为加缪笔下的《局外人》。一切的人都带着面具:领导严肃,下属恭敬,邻居不亲,兄弟不友,朋友无谊……难道,真的让我忘记你的脸,只因人情好似云烟?幸好,现实还存有一些温情: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相濡以沫,而一个个文明小区的涌现,希望工程的浩大影响,以及中华骨髓库的建立……这一切,预示着“人情味”的回归。
④并不是只有田园阡陌、男耕女织才是人情的表现,现代的城市,虽然是由钢筋水泥堆筑成的,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人情就离我们不再遥远。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请说说你是怎样找出这一论点的?(2分)
小题2:作者的论述思路十分明晰:首先阐述 ;进而探讨“人情味”冷漠,甚至泯灭的原因,预示着“人情味”的回归;从而得出结论: 。(2分)
小题3:文章引用鲁迅先生与朱光潜先生的话,试分析这些引用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4: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下面有关于勒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2分)
于勒被打发到美洲后,写信给自已的兄弟菲利普说能够给他们一大笔钱还债,被菲利普夫妇当作“福星”。但后来在去哲尔赛岛上的游船上,菲利普夫妇见到沦落为穷水手的于勒后,竟赶紧躲开不见。
小题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要有点人情味(1分)。阅读议论文找论点首先要关注标题。(或:“是从题目中看出的”。“本文题目揭示了中心论点”。1分) (共2分)
小题1:“人情味”的重要性;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人情就离我们不再遥远。(2分)
小题1:鲁迅的话引出论题;朱光潜的话充当论据,引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2分)
小题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典型事例,有力证明:现实还存有一些温情。“人情味”并没有完全消失。(3分)
小题1:可以作为本文事实论据(1分);因为于勒的事例证明了在人世间确实有“没有人情味”的事件存在(1分)。 (共2分)
小题1:略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引用的作用。议论文引用的作用一般有:(1)引出本文的论点,(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一般方法为:论证方法+论述的道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来分析该则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本文的观点并联系实际来谈这句话的理解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议论文《要有点人情味》,回答小题。要有点人情味①“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如是说。这是70年前的箴言,流传至今而不被磨灭,定有可取之处。新的时代,忙碌的生活节】;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钱财,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十、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当初他每写完一章,就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⑧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小题1:本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2分)
小题2:选文叙述谈迁和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 分)
小题3:如果李强同学常抱怨身不逢时,命运不好,请结合本文的内容,以朋友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4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读书与创造力
①“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51.7%。
②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评论,担忧者有之,思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宽谅者也不乏其人。阅读率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
③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
④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这一点,大多数新媒体都不具有。比如DVD一放,就按照既定的速度走,信息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即使你可以按各种后退、重复、慢动作的键,但根本不可能像读书那样进退自如。这样的信息传送,常常是灌输式的,不具有阅读中的对话性。
⑤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可以建立个人的关系。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也感到四周有人。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其他受众的影响。
⑥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读经。读经大概是我们近年来罕见的读书运动了。但读经是背书,把读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学童要跟着记忆和琅琅读书声不停地往前走,就像跟着录音机走一样,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这和阅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⑦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我们目前的不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活动。这对以保住自己的工作为满足的部分白领,当然是多余的。
⑧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GOOGLE的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目前美国30%的劳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企业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
⑨中国人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
小题1:文章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小题2: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小题3:说说第⑦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代的内容。(2分)
小题4:第⑧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3分)
小题5: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了本文,请你拟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宣传语。(3分)
为生活设定目标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②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时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③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和本质。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
④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⑤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⑥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活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⑦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选文开头引用的寓言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浪线句“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中“此”指代什么?(2分)
小题4:选文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选文第⑥段画横线句用到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6:选文充分论述了确立远大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的重要性。请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选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①无限的价值?个体的生命意义,如何在时代发展的伟大历程中彰显?这是雷锋精神背后永恒的“雷锋命题”,也是今天我们重新走向雷锋时必须面对的“人生哲学”。
②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抢着驾驶车体高大、操作困难的推土机,忘了病痛在路过的工地上推起运砖小车……
③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他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可突破一己,雷锋用短暂的生命完成了从有限到永恒的旅程。
④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可能只是帮助一个带孩子的乘客找到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雷锋的一生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路径:伟大出于平凡,人皆可为圣贤。
⑤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这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这些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没有变,对这些命题给出完美答案的追求没有变。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这句话出自雷锋语录,你认为它可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为什么?(2分)
如何学习雷锋精神?
①无限的价值?个体的生命意义,如何在时代发展的伟大历程中彰显?这是雷锋精神背后永恒的“雷锋命题”,也是今天我们重新走向雷锋时必须面对的“人生哲学”。
②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抢着驾驶车体高大、操作困难的推土机,忘了病痛在路过的工地上推起运砖小车……
③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他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可突破一己,雷锋用短暂的生命完成了从有限到永恒的旅程。
④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可能只是帮助一个带孩子的乘客找到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雷锋的一生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路径:伟大出于平凡,人皆可为圣贤。
⑤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这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这些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没有变,对这些命题给出完美答案的追求没有变。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这句话出自雷锋语录,你认为它可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为什么?(2分)
最新试题
- 1已知y=x2+px+q,当x=1时,y的值为2;当x=-2时,y的值为2.(1)求p、q的值;(2)求x=-3时y的值.
- 2已知A(1,2),AB平行于x轴,且AB=4,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 3细胞的生活靠的是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协作.细胞核的功能是( )A.支持和保护B.控制物质进出C.储存遗传物质D.储存营养物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祈(qí)祷 木棹(zhào) 毗(pí)连
- 5Visitors are not permitted ________ the park after dark, bec
- 6化简求值:已知a=23+1,求a2+2a-3的值.
- 7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8,则这个数的相反数的立方根是 [ ]A.2 B.-2 C.4 D.-4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事情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李女士的经历已经有了一知半解,下面我们再听
- 9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焙烧(bèi)B.祓除(fú) C.合股(hé) D.嫉恨(j
- 10(-8)×(-25)×(-0.02).
热门考点
- 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任何数的零次方都是1B.单项式a的系数是1,次数都是0C.多项式a2-12a+14是由a2
-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虽然我国农村历来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素有尊老敬老的传统
- 3某药品原价每盒25元,为了响应国家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号召,经过连续两次降价,现在售价每盒元,则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 4设为实数,函数。(1)若,求的取值范围;(2)求的最小值;(3)设函数,直接写出(不需给出演算步骤)不等式的解集.
- 5如图, 比较∠1 与∠2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 6与函数f(x)=2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C对应的函数为g(x),则g(12)的值为( )A.2B.1C.12
- 72010年部分地区出现大旱,许多农民到庙宇烧香拜神,祈求上天降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
- 9下列地区中,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的是[ ]A.洞庭湖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
- 10反应A(g)+B(g)C(g) +D(g) 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H表示反应的焓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