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农民种地用上“卫星技术”
①平常,当我们提到“卫星技术”时,总以为它是高科技领域的专利,往往为科学家们搞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而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着实使我们大开了眼界。
②那是在北京举办的一个新农村建设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当“北京郊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和“3S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农田环境检测上的应用”两项成果一露面,便引来现场所有与会人员的阵阵赞叹:种地的学问太大了,农民兄弟们再也不能只凭感觉和经验埋头苦干了。
③农业资源信息平台是北京市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综合数据库和决策咨询系统,全部数据均借助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这个平台通过搜索气候、地质、水土等信息,对300多个物种的生长特点与北京郊区的自然环境做出定性、定位分析,勾画出一幅精细的作物适种“电子图”。在“电子图”上,北京郊区任何一块900平方米土地最适宜栽种的作物都能清晰地显示出来,并可查询哪些土地适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在它的帮助下,农民们甚至可以为外来农业作物在北京寻找适宜生长的栖身之地。到目前为止,这项新成果已在北京市3个远郊区县的17万亩土地上推广,获利3800万元。
④“3S”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简称,它通过嫁接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好管家”。它不仅可以根据农业资源的动态变化信息,判断核桃、西洋参、磨盘柿等特色、稀缺农产品的空间分布,而且还能依靠基础地理信息和遥感信息指导农民如何科学浇水施肥,预测作物长势、产量,并对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灾发出预警及损失评估报告。譬如:3年前,在“好管家”帮助下,距北京市区近百公里的门头沟清水镇,农民们在15000亩玉米地上破天荒改种薄皮核桃和杏仁,如今获得了平均每亩比种玉米高出10多倍经济效益。
⑤通过分析环境监测数据,“3S”能对土地受污染程度做出判断,指点农民们在极少污染的地块种植直接食用的蔬菜瓜果,在轻度污染但未超标的地块种植粮油牧草,在污染超标但植物尚可生长的地块种植花卉林木,可说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设计师”。
⑥我们坚信,有党中央“三农”好政策作保证,有科研院所提供的高新技术作支撑,再加上农民兄弟们的苦干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景必将一片灿烂辉煌。
小题1:提取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帮助农民生产的流程。(3分)
小题2:请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并对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灾发出预警及损失评估报告。
小题3:画线句子“到目前为止,这项新成果已在北京市3个远郊区县的17万亩土地上推广,获利3800万元”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小题4:有人认为第④段画线句举的这个例子不恰当,谈谈你的看法。(4分)
小题5: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党和国家提倡并鼓励当代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或当“村官”,服务农民;或创业,带领他们科学致富。请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搜索信息,然后定性定位分析,最后画出作物适种图 (3分)
小题1:“大”起限制作用,说明“3S”系统对小范围的病虫灾害无法发出预警及损失评估报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小题1: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京郊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帮助。(4分)
小题1:不恰当,因为画线句说的玉米地改种核桃杏仁而效益大增,这说明这块地更适合种核桃和杏仁,而决定哪块土地最适合种什么作物,只有“农业资源信息平台”才有这个功能,因此这个例子用在这里不恰当,放在第③段更恰当。(4分)
小题1:围绕新农村建设跟传统的有很大不同,它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去引领,而大学生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了解信息、收集资料、了解市场动态等,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更好销售产品等。比如:有的地方产品卖不出去,就是由于信息不畅通,就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等。(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8分)农民种地用上“卫星技术”①平常,当我们提到“卫星技术”时,总以为它是高科技领域的专利,往往为科学家们搞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而】;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天24小时的常识,可能在未来被改变。日前,天文学家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未来一天可能变成25小时。
(一)地球自转变慢了
在大约5.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速度超过今天,但其绕太阳旋转的速度却一直很稳定。在那一时期,地球上的小时数同现在一样,但是天数比现在多出几十天。达到420天。对此,英国达勒姆大学天文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森称,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地球自转速度一直在减慢。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他对过去2700年数百次日食及月食资料的分析。
5.3亿年前,地球每天有2l小时,而到了1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每天则变成了23小时。通过研究珊瑚泥灰质沉积物,珊瑚似乎起到"日历表"的作用。科学家借此计算出两个春天之间的时间跨度。
5亿年前至3亿年前,地球自转速度迅速减慢。2亿年前至今,每隔5年,地球自转减1秒钟,直到变成了现在的1天24小时。假如再过120年,每天便会长1分钟。这样算下去,在遥远的将来,地球1天的时间变为25小时就有可能了。
(二)科学家说法不一
科学家们对地球自转速度变缓的原因,各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由于涨潮产生的摩擦力,因为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大陆分布有关。5亿年前至3亿年前,那时的大陆是沿赤道的方向排列,使涨潮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因而地球自转减慢得较迅速;2亿年前以后,大陆按照南北方向排列,涨潮产生的摩擦力相对减小,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就自然变缓了。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据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报道,月球引力造成海洋和地球深处产生永久波,使得地球似乎成了"摇动器"。地球好比一个不断转动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若要将旋转的速度降下来,这名运动员则必须将双臂伸展开来。这同样是地球一天在遥远的将来变成25小时的原因。
(三)人类寿命受到影响
如果几亿年后的地球还适合人类居住,一天25小时的日子将会变成什么样?首先,对于爱睡懒觉的人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还有那些现在整天忙碌的人,也可以从多出的一小时里,安排更多的工作或休闲、娱乐。
但同时,多出1小时也有弊病。因为一天25小时,将意味着身体每天要比原来多耗掉1小时的生命。这对人类的寿命会不会有影响还有待科学的研究。
小题1:请从语言上对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作用进行分析。(2分)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
小题2:选文划线句子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3:选文第三部分的内容能否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调换?为什么?(3分)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一——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选自《读者》2011年第11期,有删改)
小题1:为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3分) ( )
A 微博 B 微博用途
C 今天你“微博”了吗 D 获取信息的渠道
理由:
小题2: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3分)
小题3:第①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5:微博,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别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玩微博成为一种时尚,玩微博成为一种习惯,玩微博成为一种生活,任何东西都有利弊之分,文中涉及的多是微博的好处,微博对青少年来说有什么负面影响吗?请结合实际谈一谈。(3分)
①家里冰箱不制冷了,甚至奶牛放屁,都可能影响气候变化。这是夸大其辞、危言耸听吗?
②现在,“全球变暖是不争的科学事实”,2007年2月2日,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近10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报告认为,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的增加是近50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③许多科学家都致力寻找全球变暖的因素,美国犹他州大学的肯·奥尔森研究表明:甲烷最初从牛的瘤胃分泌出来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通过打嗝排出体外成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加温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0倍。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甲烷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1/3。联合国FAO报告称: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
④中国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新时解释说,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甲烷,通过打嗝、放屁的方式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此外,牛的排泄物也能产生出100多种污染气体。而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甚至超过了汽车、飞机等人类其他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⑤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表报告称,饲养业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影响。报告指出,一头牛每年要排出9千克可形成烟雾的污染物,其污染程度甚至超过一辆小型汽车。
⑥针对牛放屁对环境的污染,西方国家已开始采取限制牛放屁的措施。英国科学家已为牛设计出环保餐单,以减少牛群打嗝放屁时排放的甲烷含量;美国加州官员也宣布,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政府将制定法规,要求养牛业者引进新技术保证牛打嗝和放屁不污染环境;而新西兰则决定向农民征收牛、羊的“放屁税”,以控制对大气的污染。
小题1: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小题2: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牛、羊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4分)
小题3:第⑥段中西方国家的做法你赞同吗?你觉得我们中国需要类似这样的措施吗?说出自己的理由。(4分)
①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开始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②为了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可以首先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碳捕捉。琼·吉宾斯博士说:“碳捕捉首先是通过金属片‘清洗’发电厂排放出的尾气,把二氧化碳‘捕捉’下来;接着是让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一个加热塔的蒸汽加热,得到更纯的二氧化碳;最后是将气体通过压缩塔,得到方便运输的压缩二氧化碳。通常,捕捉一吨碳的成本约60美元。但在中国,我预计成本可能降至40美元/ 吨。”中国华能集团的蒋敏华表示,公司将于今年在上海启动第二个碳捕捉示范项目,每年捕捉10万吨二氧化碳,然而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进程。
③碳捕捉后,将捕捉下来的碳,用一定的方法埋入地底或海洋,封存起来,进行碳封存。据了解,目前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适合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据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99%可封存上千年。
④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还无法保证封存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出来。所以,封存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是要有大片的空地,这样才可能把二氧化碳存储在地下。另外,一定要进行地质勘探,不能封存在地震多发地带,万一发生大地震,二氧化碳泄露出来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⑤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调查,全球油田中大概可供93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埋藏,这相当于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的45%。据预计,“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能够把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 至40%。
⑥除了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还可以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被捕获的碳可以用于石油开采、冶炼厂,甚至汽车业。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成功实现“碳捕捉与封存”试点项目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证实,在油田里灌入二氧化碳,可以使得石油的采收率提高40-45%。
⑦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仅仅是一种储存以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技术手段,它并不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最佳途径。现在人们要做的,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利用生物质跟煤混合燃烧,这样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10%至20%。目前来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增加燃烧效率,还可用混合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小题1:根据文意解释,什么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3分)
小题2: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①文中引用琼·吉宾斯博士的话,是为了具体说明碳捕捉技术的流程,以及这一技术简单可行,价廉物美。
②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二氧化碳之多,为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小题3:从文中看,采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哪些好处与不足?(4分)
小题4:在目前状况下,你觉得一个国家应该怎样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分)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公路噪声已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对公路两旁的居民来说,有了好消息:在距离德国一座立交桥约1公里的地方,交通噪音明显降低。原因在于,这一带的公路铺的是“开孔型沥青”,具有消声功能,可以“吞食”车轮滚动时发出的声响。
“开孔型沥青”之所以可以降低噪音,是因为用它铺设的公路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隙,可以“吞食”车轮滚动时发出的声响。德国联邦交通局声学专家巴托洛梅乌斯说,这一技术是利用了声学上所谓的“排气效应”。当轮胎在路面上滚动时,会排挤与路面接触点上的空气,发出声响。而如果路面上有许多半露出来的孔隙,那么“排气效应”就不再发生,这样就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了。但这种名为“OPA”的“开孔型沥青”的缺点是,这种路面经过一段时间车轮碾压后会变形,路面的孔隙会封塞,从而影响消声特性。长久下去,公路上的噪音又会重新变大,差不多8年之后,它就和常规的沥青公路没有什么区别了。
现在,德国联邦交通局的科研人员们正在开发两种更为“结实”的“消声混凝土”,原理与“开孔型沥青”相同,均利用微小孔隙达到消声效果。这两种“消声混凝土”:第一种可称为“空隙型混凝土”,第二种可称为“细槽型混凝土”。
“空隙型混凝土”利用的原理和“开孔型沥青”相似,也是利用微小的孔隙。在浇铸这种混凝土时,不使用颗粒小于4毫米的沙子和粉尘等,也就是说,这种路面是由小石子组成的,而石子和石子之间有许多空隙。研究人员称,“空隙型混凝土”的情况会怎样,现在还不清楚,希望混凝土的脏污程度不会像沥青那么厉害。沥青里含有强粘结剂,是用来粘结石子的,但这种粘结剂会使灰尘和脏物也被牢牢地粘在上面。而“空隙型混凝土”不像沥青那样有粘结剂,所以它的使用期限会比“开孔型沥青”更长。
目前,科学家们对另外一种减噪音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已经很有把握了,那就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水洗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的具体生产过程是这样的:先做出普通的水洗混凝土路面,然后再用刷子刷它的表面,把上面的添加物刷掉。这样处理之后,便会出现一个平整的路面,没有很明显的上下起伏,或者是坑坑洼洼。随后,修路工人再在这样的表面上纵向铣出一道道的细槽。这些细槽的作用是,车轮滚压过来的时候,空气可以流进去;车轮滚走以后,空气又可以被放出来。这样,生成噪音的“排气效应”便会有所缓解。此外,这种混凝土的造价要低于“空隙型混凝土”,也更容易铺设。
控制噪声还需要综合治理。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张建平认为,从理论上说德国的实验为减低交通噪声提供了新的途径。我国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但同时,面对日益严重的噪声问题,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小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差不多8年之后,它就和常规的沥青公路没有什么区别了。
②从理论上说德国的实验为减低交通噪声提供了新的途径。
小题2:消声混凝土能“吞食”公路噪音,概述其消声原理。(3分)
小题3:本文同时写“开孔型沥青”、“空隙型混凝土”、“细槽型混凝土”,其说明作用是什么?简要回答(3分)
小题4:文中两种消声混凝土哪一种更有发展前途?为什么?简述理由。(4分)
最新试题
- 1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 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
- 2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事件是 (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亚太经合组织的
- 3“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典故中的主人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 )A.没有看到事物之间是联系的,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B.夸大了
- 4That girl is a good student and she is _____ late for class.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
- 6人体内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是( )A.微量元素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
- 7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艳
- 8已知⊙O的半径是3,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3,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9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A.6 m/sB.8 m/sC.1
- 10下图是一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4,7)内的频数为4,数据在[1,4)∪[7,15)内的频率为__________,
热门考点
- 1计算: =_______________;
- 2(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的几何体中,平面,平面,△为等边三角形,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
- 3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据此回答下面几题。小题1: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与B.(﹣1)2与1C.﹣1与(﹣1)2D.2与|﹣2
- 5(12分) 如右图所示,一个变阻箱与理想电流表串联后接到电源上,用一个理想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两端,开关K闭合后调整变阻
- 6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1x+1≥0x-y≤1,则z=2x+y的最大值为______.
- 7以下地区不属于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的是[ ]A、珠江三角洲B、洞庭湖平原C、闽南D、山东半岛
- 8下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D.经济
- 9请从《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中任选一部,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一个句子。(4分)我来到俄罗斯
-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干劲/强劲 B.缄默/信笺 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