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植物的意识①200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植物的意识
①200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指出,这是树林在反击,树林里的树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们形成了一个警报链。伐木队一开进树林,这一报警链便活跃起来,最后有一棵树会以一种自***行为对伐木工实行报复。这样的解释尽管让人费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10万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伐木这一行当已经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植物还能感觉到温度的波动、重力、紫外线、地磁场和电磁场。植物根尖的某些细胞能分析土壤的质量、侦查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必要时还会给别的植物发一个信号,让它们往别处长。据报道,植物最多可“测出”22种参数。
③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一棵黑麦有600千米长的根系和140亿条根须,根脑处理来自感觉器官和根尖细胞的数据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④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水杨酸。
⑤植物的信号是溶于水的物质,它们随着植物汁水一起从下往上输送(比如从地下14米的根尖一直送到40米高的树冠)。作为个体,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会很高,但植物善于发挥群体智能,也就是说,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沙漠地区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时候会发出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进行植株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研究者认为,植株根系间的信息传递受到土壤中真菌丝的支持和牵系,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植株间的通讯网就像一个万维网。
⑥植物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意识没有人类的意识那么明显,所以被称为MC(微意识)。某些玉米品种用一种有意识的***灭方法对付它们的第一号敌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条玉米螟的幼虫啃咬某一植株,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确定敌人的种类,然后释放一种气味,向整片玉米地发出警报。其他植株纷纷响应,玉米地于是笼罩着这种气体,引来大群马蜂。马蜂在螯刺玉米螟虫茧时同时送进一枚卵,接着从茧内长出一只马蜂,关起门来吃掉玉米螟。最多两个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虫便死于这场“血洗”。
⑦种种研究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伐木工被树木压死的原因正是树木的反击。
(选自2013年4月24日《新民晚报》,作者:陈钰鹏)
小题1:依据文章第⑥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填空。(4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其他植株引来大群马蜂→             
小题2: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分)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
说明方法:                                                                   
作   用: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10万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
                                                                                
                                                                                
小题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植物的意识?(分点概括,4分)
                                                                                
                                                                               
                                                                     
答案

小题1:某一植株玉米被咬——分析唾液 、确定敌人释味报警——其他植株引来大群马蜂血洗幼虫。(四字意思相近即可,一空1分)
小题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分)
作用:列举一种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列出百万分之一克的重量,再与世界上的一个人、一头动物相比较,从而有力地说明了植物感觉的敏锐。(2分)
小题3:
①不能,因为“便”强调死于这种原因的伐木工人人数之多,如果去掉则没有这种强调意味。(1分)
②不能,因为“便”不仅强调玉米的根很快改变生长方向(1分),而且表明这种行为是在假设的前提下产生的(1分),这种假设是为了突出了植物有“脑”这一点的(1分)。
小题4:①遇到危险,植物群体中某一个体会做出自***式的报复行为;②植物最多可“测出”波动、重力、紫外线、地磁场和电磁场等22种参数;③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④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水杨酸;⑤植物善于发挥群体智能,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给出的例句来看,是要概括玉米这咱植物的“行为”,所以要抓住“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便死于这场“血洗”中动词来概括。
点评:此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难以找到文章的信息点。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反复阅读,体会文意,重点抓住关键词,理解其意作答。
小题2:
试题分析:“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这是举例说明某一种植物的“感觉能力”。用该植物的“感觉能力”与人和动物的“感觉能力”相比,是比较说明,“百万分之一克”,这是列数字,突出该植物“感觉能力”超强。
点评:本题不难,本中的说明方法很好判断。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是很多的,学习要注意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注意区别易混淆的说明方法,比如,在说明文中常有“比方说”一词,不是“打比方”,而是举例,还有注意使用术语,比如,在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就是“比喻”,都要说“打比方”,而不能说“比喻”。
小题3:
试题分析:用“据统计”一词,说明其后内容真实可靠性,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近几年”,范围限止,说明还有更多此类事件,此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本题不难,此类问题是说明文阅读常见的问题,易于解答。说明文讲究科学严谨,这点不仅表现在说明方法上,尤其表现上说明语言上,阅读时要注意一些修饰性的副词的作用,谈及他们的作用,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清楚,说到位,怎么严谨的,怎么准确的,说明了什么。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每段文字所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找一找有没有总括内容的句子,或抓住中心词概括内容。
点评:本题有难度,相关信息点不是太好找。阅读考试中大多有概括要点这类的题目,解答时关键是要仔细的阅读相关段落,根据要求搜寻文字信息,或是一个词或是一个句子,直接引用或用自己概括。
核心考点
试题【植物的意识①200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2010年5月31日,濒临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马拉城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深度达到60米!有目击者称当时一幢3层建筑坠入坑中,造成至少1人死亡。
  2008年3月25日凌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五阁村突然出现3个形状大小不等的巨型塌陷坑,呈直线展开,目击者称这些塌陷坑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此后,类似事件不断出现,在附近又出现多个大大小小类似的塌陷坑,共计11个。
  2010年3月以来,广西省东兰县武篆镇那论村的稻田中多处泥土下陷,出现大大小小十多个新坑,加上前几年已经出现的,总共超过30个。不过这些坑规模不大,小的直径1米,大的有6米,深度最大的为6米。因不解其因,人们习惯称之为"天坑"。
  想起这可怕的一幕幕,我们会忍不住去思考: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至于"天坑"的说法,有时候是不正确的。当人们发现了地面无缘无故出现一个大坑时,因不解其因便称其为"天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从事洞穴科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朱学稳指出,"天坑"是指宽度和深度不小于100米的塌陷漏斗,并由直立的周壁构成陡峭的剖面。此外,从观赏方面来说,是否壮观、雄奇、险峻,而且具备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属性,也往往被认为是鉴别天坑与一般漏斗、洼地或竖井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天坑"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坑。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有时候是人工采矿活动将地下掏空诱发的地表塌陷,也有的是因为曾经开挖过地面而在回填时未填实,当流水渗入地下时带走泥沙,结果导致上部土体陷落。而此次危地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很可能是由于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持续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所致。
  那么,真正巨大的"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就要说到"喀斯特"一词,这词源于欧洲南斯拉夫境内的石灰岩高原,该地名为喀斯特,那里岩溶地貌发育得比较典型,于是,人们便用"喀斯特"一词来代表岩溶地貌。在自然界中,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最容易发生岩溶现象,即构成这类岩石成分的碳酸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溶解为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而被水带走。因此,碳酸盐类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下,并在诸如流水浸蚀和沉积、重力崩塌等各种机械作用下,易于产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和各种形态的岩溶地形。
  在岩溶作用强烈的地方,长年累月的发展,地下形成的空洞一旦造成顶部岩层坍塌,便会在地表形成坑的形状,若规模和形状达到一定程度,便可称为"天坑"。所以说,天坑就是发育成熟的一种喀斯特地貌。
  当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即为"天灾"。如果发生在无人居住区,则一般不具有危害性。倘若人们能够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还能成为风景优美、魅力无穷的旅游胜地,吸引大批学者和"探洞"爱好者前往探险,寻找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喜欢探秘的朋友一定要在当地导游或向导的指引下前往,千万不要独自行动,毕竟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
小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文章说明的最重要内容是(    )
A."天坑"的相关事件。B."天坑"的错误认识。
C."天坑"的形成原因。D."天坑"的开发利用。
小题2: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2010年5月31日危地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的形成是因为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持续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B."天坑"可能成为地质灾害,但合理开发利用,还能成为风景优美、魅力无穷的旅游胜地。
C.真正的“天坑”是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在特定的地质与气候条件下,并在各种机械作用下,长年累月的发展后才能形成。
D.在有岩溶地貌的地方就会有“天坑”现象产生。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对科学防御人为的假"天坑"出现的看法不够合理的一项是( )
A.不要抽取地下水。B.不要滥采滥挖将地下掏空以致地表塌陷。
C.曾经开挖过地面在回填时要填实。D.地下排水系统要不断完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金属污染就在你身边
①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重金属污染指的是由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事件在国内外都频频发生。
②20世纪60—80年代,是美国、日本等国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期。其中,日本因汞污染引起的水俣(yǔ)病就曾轰动世界。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仅2011年1—8月,全国就发生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2010年,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了14起。2008年—2009年,贵州、湖南、广西、云南、河南、陕西均出现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如2009年8月,陕西省凤翔县3个村发生851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08年10月,广西河池砷污染导致450人尿砷超标。
③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和人体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就会造成人体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④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防范的金属元素主要有铅、镉、汞、砷、铬五种。请看下表:
重金属
主要来源
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易受害人群
 铅
油漆、蓄水池、化妆品、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
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肾损伤
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
 镉
工业废水;废旧电池;水源受污的水果、蔬菜和谷物等
骨骼严重软化,内脏功能失调
矿业工作者、免疫力低下者
 汞
贵金属冶炼;化妆品、照明用灯、水生物、齿科材料等
损伤脑细胞、肾脏,引发全身中毒
女性,尤其是准妈妈;嗜好海鲜者
 砷
采矿、冶金、化学制药;***虫剂、化肥、农药、皮革等
损害消化系统;皮肤病变,导致皮肤癌
农民、家庭主妇、特殊职业群体
 铬
皮革制剂、金属镀铬、劣质化妆品原料等
咽炎、支气管炎、鼻炎、皮炎、结核病
水污染严重地区的居民
 
⑤重金属侵害人体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食物和饮用水。动物的肝脏、贝类海鲜含重金属量普遍较高,应减少摄入量;自来水在管道中积蓄太久,易与管道及水龙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自来水中铅含量超标。
⑥工业革命以来,重金属作为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无论用量还是种类都越来越多,由此出现的影响和破坏环境的事件也就不断增加。重金属本无罪,是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将它变成了刽子手。只有理性、科学地发展,才能有效阻止重金属污染的进一步漫延,避免悲剧的扩大。
小题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益的金属元素不会造成人体中毒,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B.第②段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意在说明重金属污染在国内外都频频发生,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问题,我国尤甚。
C.第④段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而简洁地介绍了铅、镉、汞、砷、铬五种重金属的的主要来源、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和易受害人群。
D.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科学、理性地发展经济才能有效阻止重金属污染的漫延。
小题2:阅读下列资料,再结合本文,说说随意抛弃旧电池会带来哪些危害?(2分)
我国每年大约产生废电池近44亿节,我国生产的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铬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暴露在空气中,还是随垃圾深埋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什么是雾霾天气
  ①每到秋冬天,雾霾天气就来了,最近尤其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很多行人外出都带上了口罩,到底什么是雾霾,雾霾形成原因是怎么样的呢?
  ②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烟霞),由于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③PM10和PM2.5是空气首要污染物,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和PM10)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主要污染物,以严重影响环境健康和环境能见度的污染物PM2.5为例,京津冀区域城市部分点位的小时最大值达到900微克/立方米,超过空气质量日均值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十倍以上。
  ④雾霾与气象、污染排放等有关。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⑤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环保专家表示,如果在冬季遇到长时间雾霾过程,通常在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⑥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较大。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因为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严重会致死。
小题1:下列对雾霾天气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霾是由于空气中的的颗粒物使大气浑浊,从而导致能见度恶化。
B.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大,我国已全面把阴霾天气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C.颗粒物pM10和pM2.5是连续雾霾天气过程中影响空气质量最主要的污染物。
D.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
A.京津冀区域城市部分点位的小时最大值已超过了9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日均值达到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十倍以上。
B.由于空气质量下降,我国中东部地区近几年入冬以后经常会遇到雾霾天气。
C.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也会出现雾霾天气。
D.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的甚至会致人死亡。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雾霾天气”为说明对象,介绍了什么是“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的成因及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等内容。
B.第③段用举例子、列数字来准确说明颗粒物是形成雾霾天气,影响空气质量最主要的污染物。
C.第⑤段用准确平实的语言说明了雾霾天气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
D.本文按照空间顺序,依次说明了京津冀区域城市、我国中东部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什么猫有九条命
人们都知道,大部分猫从高楼坠下后依然能够安然无恙,甚至更有一例,猫自45层高楼坠下也没有死亡。猫怎么可以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从百倍于自身的高度上坠落而仍保全性命呢?
猫从高处落下不会送命,这与猫有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当猫从高空落下时,即使四脚朝天,它们都能迅速地转过身来调整姿态。这种与生俱来的姿态调整本领可以帮助猫减少因下坠而产生的加速度,其中尾部起到重要的作用。猫尾是一个平衡器官,就如飞机的尾翼,可以使身体保持平衡。这样,猫在接近地面的时候,通常都可以保证四肢着地,而猫脚趾上厚实的脂肪质肉垫又能大大减轻着地的冲击力,有效地防止了震动对各脏器的损伤。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猫在休息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呼噜声。其实,这也是猫自我疗伤的方式之一,科学研究指出,无论家猫或是野猫,它们在受伤之后都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种由喉头发出的呼噜声有助于它们治疗骨头以及器官损伤。而且人类实验研究表明,将人体暴露于与猫的呼噜声相近频率的声波下,还有助于改善人类的骨质。
更厉害的是,科学家还发现,猫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并恢复功能的超强能力。在美国,一只叫布朗尼的猫被一支约33厘米的箭射中了头部竟然还坚强地活了下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个研究证实,猫体内的髓磷脂能够进行自我修复,所以即使被箭射中头部也能活下来。髓磷脂形成于神经元外部的脂肪鞘,能协助神经元传递神经信号。一般情况下,如果髓磷脂被破坏,将使生物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瘫痪,生物就很难活下来。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将猫的大脑修复功能应用于人类,如果获得成果,必将对人类中枢神经的恢复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2分)
器官或生理现象
特点
作用
尾部
是一个平衡器官
a.
脚趾
b.
减轻着地的冲击力,防止震动对各脏器的损伤
呼噜声
由喉头发出
c.
d.
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能协助神经元传递神经信号
小题2:文章以“为什么猫有九条命”做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小题1:第一段文字的结构形式是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小题2:“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一句的“常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小题3:下面关于第二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既是过渡句,又是此段的中心句。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这个句子是生动说明。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