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阅读(6分)逐 梦金红柳①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②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说明文阅读(6分)
逐 梦
金红柳
①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
②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大脑到底是如何形成那些无拘无束的梦呢?迄今为止,众说纷纭。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从生理上看,人的睡眠总是处于有规律的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交替之中,梦是快波睡眠的一种表现,人在此阶段,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加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从心理上分析,就如古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确,梦的内容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但梦决不都是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比如,梦见从山上掉下来,可能预示着害怕失败或者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但要记住,梦是经过“伪装”的,现实只是梦形成的基础。
③梦,正是因为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广大文人志士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李白借用“忽复乘舟梦日边”,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南朝乐府《西洲曲》吟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感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游子的思乡之苦黯然销魂,也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甚至毛泽东都感叹“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④梦,它不仅让我们充满希望,更激发我们的斗志与追求。如今一个响亮的词汇——“中国梦”,正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千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着我们不停地在寻梦、追梦。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A ,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B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C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大平”。
⑤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的向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世界必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小题1:仔细阅读文段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梦形成的原因。(2分)
                                                                     
                                                                     
小题2:“悲壮与豪迈”“浩然之气”“使命与责任”“一腔情怀”四个短语,是从文段④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他们还原到文中的A、B、C、D处。(2分)
A             B             C             D               
小题3:文中说“广大文人志士更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请仿照文段③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横线上再补写一例(补写的句子中不得再引用文中已出现的诗词句)。(2分)
                                                                           
答案

小题1:梦形成的原因,从生理上看,人处在快波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仍处在紧张的活动状态。从心理上看,梦的内容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它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
小题2:A、—腔情怀  B、浩然之气  C、悲壮与豪迈 D、使命与责任
小题3:示例:陆游借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明自己为国戍边的渴望。(作者、诗句、主题各1分,作者名和诗句错一字扣0.5分;如果诗句内容与梦无关,其它内容正确,扣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小题2:
试题分析: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小题3:
试题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核心考点
试题【说明文阅读(6分)逐 梦金红柳①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②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4分)
绿色塑料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小题1: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小题2:第③段中加点的词“目前”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弗雷德·皮尔斯的《空气中取水》一文,完成后面问题。(8分)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英尺×10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呎: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小题1:“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②段中加粗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说明文阅读(共8分)
泰山站:南极夏季站里的“高富帅”
① 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也是第二个南极内陆站。
②南极科考站一般分为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种。常年站全年有人开展科考工作,各种设施和储备完善,能保障科考人员像在国内一样生活。而夏季站顾名思义,仅夏季有科考人员入驻,它们更像固定的野外宿营地,储备的全部是快餐或航空食品,不能烧饭炒菜,不能洗澡,居住环境更加简陋。泰山站就属于夏季站,不过它是夏季站里面的“高富帅”。                
“高”:外形像一个架空落地的“UFO”
③泰山站的外形像一个架空落地的“UFO”。静静矗立在伊丽莎白公主地上1900米厚的冰盖之上,富有流线感的圆形建筑主体高高架空,顶上还有一个类似“灯笼帽”的观测台,远看仿佛一盏红色的大灯笼高高挂在南极的雪白世界中,俨然冰天雪地中的一盏“中国红灯笼”。
④泰山站主体建筑离雪面总高约11米,雪面下还有1.7米深的框架柱脚。8根直径500毫米的圆管柱,托起了“红灯笼”。没有棱角的圆形设计,视野开阔,更能抵抗风暴。底部2米高的架空,可以防止建筑主体被积雪掩埋。因为在南极,极端下降风的风速可达到每秒60米,是11级台风最大风速的两倍。如果建筑紧贴地面,冬季又无人打理,南极的暴风雪能轻而易举地将建筑物掩埋。 
               “富”:洗个热水澡,顺便捡个陨石“玩玩”
⑤泰山站里的设备可比一般夏季站丰富。这个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红灯笼”,主体建筑里面分为3层,底层储物,中间住人,顶层用于科研和观测。与一般夏季站不能洗澡不能烧菜不同,它里面设置了简易沐浴设备,也配备了厨房,虽然不能炒菜,但把罐头食品加热完全没问题。以前,中国科考队去南极内陆考察一次,至少需要一个月,来回两个月不洗澡也是常事。有了泰山站,从长城站到昆仑站的路上,就可以多休息一下,洗个热水澡,吃点热饭菜,顺便捡个陨石“玩玩”。作为长城站和昆仑站中间的枢纽站,正是泰山站的重要职能。
⑥在生活层的正中间,还有一个较大的圆形客厅,供科考人员吃饭、开会、交流时使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有很多精巧的贴心设计。比如客厅顶部的两排LED灯,可以模拟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中的光线变化。由于南极的夏天出现极昼,泰山站住人的时间基本上24小时天都亮着,所以客厅灯光一天24小时有“早晚”变化,可以帮助队员调整作息。比如活动区域顶部,有半透明的天棚,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节约能源。再比如宿舍的供热系统,为了节约能源,供暖口都在齐腰位置,让队员们可以贴身取暖。
“帅”:云集我国钢构建筑顶尖智慧的“技术控”
⑦泰山站的“帅”非比寻常,为了抵抗极地特殊气候,它全身凝结了高科技,是云集我国钢构建筑顶尖智慧结晶的“技术控”。
⑧泰山站的建设难度远高于中山站,单从两站所处位置的温度就可见一斑。据介绍,泰山站夏季最低温度在-30℃,冬季最低温度-60℃左右;而长城站夏季最低温度是-2.7℃,即使冬季最低温度,也只有-26.6℃左右。这使得泰山站必须用特殊材料建设,一般的建材无法在南极内陆使用。普通的塑胶电线在泰山站会被冻得拧成一条麻花,一折就断;普通混凝土会遭水汽渗入,结冰后体积膨胀,发生爆裂;普通钢材在这里也会很快出现上述收缩和冷脆现象;普通的全钢彩涂板外墙,在南极强烈的紫外线肆虐下,会很快褪色、粉化,没几年就都脱落了。
⑨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建设中使用了很多最好的材料。钢材方面,一般耐低温钢材只能耐受-40℃的低温,而泰山站的钢材最低可耐受-70℃至-100℃。外墙涂层方面,泰山站的彩涂板上涂有一层氟碳层,能有效抵挡紫外线的照射,被称为南极建筑中最好的“防晒霜”。
⑩建筑保温自然是泰山站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全钢框架结构,而钢材热传导系数很大,为了保温,设计师们采用了“冷桥阻断技术”。整个墙体最外层采用具有复合保温效果的夹芯板,它由氟碳涂层的彩钢板和聚氨酯保温层复合而成;中间是用来阻断冷桥的木龙骨;再往里是钢骨架;室内墙面则采用了岩棉夹芯板:这种材料不仅保温,而且防火。加上同样极尽保温手段的门窗,泰山站建成后,正常情况下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0℃,供暖系统的余热还可以加热水温,供队员们洗澡。
( 选自2014年02月20日《科技日报 》,有删减)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考虑到南极的暴风雪大,能轻而易举地将建筑物掩埋,泰山站的外形设计得像一个架空落地的“UFO”,这样,不仅视野开阔,而且更能抵抗风暴。
B.泰山站主体建筑里面分为3层,在中间的生活层,有一个较大的圆形客厅,供科考人员吃饭、开会、交流时使用。
C.泰山站使用的都是最好的特殊建材,因为一般的建材无法在南极内陆使用。
D.泰山站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筑保温,设计师们采用了“冷桥阻断技术”,整个墙体采用具有复合保温效果的夹芯板,它由氟碳涂层的彩钢板和聚氨酯保温层复合而成。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南极科考站一般分为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种”,句中加点词语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8段画线句中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全文主要运用了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说明顺序。
D、 第9段中提到的“防晒霜”是指在泰山站的外墙涂层方面,彩涂板上涂有一层氟碳层,能有效抵挡紫外线的照射。  
小题3:“高富帅”为网络词汇,形容男人在身材、相貌、财富上的完美无缺,即长得高,长得帅,又有钱,作者用它介绍泰山站,请结合文章说说这种用法的好处,并请概括泰山站的建筑特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
蚂蚁的本领
①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蚂蚁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问题,它们竟然能“设计”出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②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小题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小题2: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4分)
PM2.5的危害
①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②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③根据欧盟国家的不完全统计,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  
④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新标准中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的检测指标,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力度和决心,以期给人民群众一个愉快、清新、安全的空气环境。
小题1:文章第①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2: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逐步”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