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比较阅读。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比较阅读。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1)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_________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_________
(3)足兵 兵:_________
(4)民信之矣 信: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兵器
  (2)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3)军备(军队)
  (4)信任,信用
2.(1)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意对即可) 
3.[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 (“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比较阅读。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虎求百兽而食之。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的词:
(1)天帝使我百兽(长:_________)
(2)吾子先行(为:_________ )
(3)虎百兽而食之(求:_________ )
(4)虎不知兽畏己而(走:_________ )
2、在原文中给这则寓言划分层次。
3、这则寓言故事比喻什么?将这则故事总结成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出下列句子的节奏。
(1)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5、译句:
(1)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楚有祠(祠,祭祀)者,赐其舍人(舍人,贵族达官家里的门客)卮(卮,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且:_________ )
(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亡:_________ )
2、翻译: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可用一个成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课内文言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峨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称物以载之则校(比较)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1、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意所及 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B、欲知斤重 其:指代“他”
C、莫能出其理 咸:都
D、太祖 悦:高兴
2、翻译“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一句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的语句在合适的位置断句(用 / 即可)
  置象大船上称物以载之则校(比较)可知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3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至          同生皆被绮绣
B.烨然神人       盖余之勤且艰
C.戴朱缨宝饰帽     腰白玉
D.衾拥覆        中有足乐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中末句提到的“勤且艰”的“艰”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