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寻张怀民”的角度考虑,“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字如果去掉,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月色”的?试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篇末连着发问之后,接着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只是那里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悠闲的人罢了。
2.有“亦”说明张、苏心情相同,体现了他们之间有共同的感受和情趣,去掉后则无以说明这一点。
3.庭下如积水察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里,用“积水空明”壮写月光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婆娑可爱。作者实在的感受加以巧妙的比喻,就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使平凡的事物也变得富有诗情画意了。
4.这句议论关键是一个“闲”,原来作者是因闲而“欲睡”难眠,因闲而“起行”出游,因闲而观月“空明”。此种“闲”情,多么悲凉,多么惆怅,这是作者寄情于景的写法。
(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再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如履平地 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望: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阅兵的浩大场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最后一段写观潮人数众多与上文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北宋潘阆的《酒泉子》中,立向“涛头”的东吴儿郎被称为“弄潮儿”;时至今日,“弄潮儿”一词已被赋予了更新更多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你认为“弄潮儿”应具备怎样的特质?请你举出现代社会中的“弄潮儿”及其典型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词。
(1)哀转久绝 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有写水流湍急的,有写水清澈的。选择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不同的一句是( )。
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1)项为之强( )
(2)方出神( )
(3)又留蚊于素帐中( )
(4)鞭数十( )
2.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1)蹲其身,使与台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这件事让作者感受到了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3)学而不思则罔( )
(4)是知也( )
2.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不少于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用质量为m的电子去轰击一个质量为M、最初静止的氢原子可以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某激发态,设该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差为ΔE,欲使上
- 2下图是某品牌“洁厕灵”标签上的部分文字(1)该“洁厕灵”呈_______ (填酸或碱)性;(2)要在家中验证此结论,可采
- 3设偶函数,当时,,则 A.B.C.D.
- 4American _____ begins _____ September after a long ______ ho
- 5In our childhood, we were often ________ by Grandma to pay a
-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10,AD=6,BC=18,M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动点(P
- 7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甲地区以________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
- 8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13(a-5)=1B.13x2-2x+1=0C.2x+3y=11D.2y+7=1
- 9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填入所缺单词。1. My friends a______ Lisa and Alice.2. My
- 10一艘货轮从德国汉堡港驶往中国广州市,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②D.②④③①
热门考点
-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1688年宫廷政变B.《权利法案》的通过C.《独立宣言》的发表D.《人权宣言
- 2(14分)合成气是以H2、CO等为主要组成的供化学合成的原料气,回答有关问题:(1)甲烷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可得合成气,
- 3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 c(I3-)与温度T
- 4下列有关义和团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斗争目标是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兴起于长江以南C.体现了中国人民
- 5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
- 6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加速,许多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群落发生了演替。下面关于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
- 7某纺织厂在装车发货时,不慎把一包不合格的布当作正品装上了车。当晚厂里发现后连夜组织职工查找,后经核对已发往东北某地,厂里
- 8一个y关于x的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象过点;②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 .(写出一个
- 9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
- 10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反映出我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 A.外向性、开放性B.公共性、传统性C.内向性、封闭性D.等级性、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