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问题。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题目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问题。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未识书具/射于家圃
B、并自为其/山不在高,有仙则
C、传一乡秀才之/此则岳阳楼之大
D、从先人家/扁鹊望桓侯而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
A、今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译文: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译文:天天让仲永去拜访同县的人。
D、泯然众人矣
译文: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伤仲永》中的“伤”是“为……感到悲伤”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才华泯灭的悲伤之情。
B、“即书诗四句”、“邑人奇之”这些语句,充分表现了儿童时代的方仲永的神奇。
C、“父利其然也”“不使学”,方仲永父亲这种急近功利的行为,是他才能衰退直到泯灭的最主要原因。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也会变得平庸。
4、下面《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宋江——怒***阎婆惜
B、诸葛亮——巧设空城计
C、孙悟空——智取红孩儿子
D、张飞——大意失荆州
答案
1、A
2、C
3、A
4、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问题。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问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又何焉(   )②小惠未(   )
③神弗也(   )④望其旗(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通过“既克,公问其故”来印证文章第①段中的“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联系全文内容,概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何战    河曲智叟亡
B、公问其   虽有名马
C、肉食者之  陛下亦宜自
D、又间焉   此为若人
2、翻译句子。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四知》一文,回答问题。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对下面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之(辟:征召)
B.四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迁徙)
C.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昌邑令(为:做,担任)
D.此遗之,不亦厚乎(以:拿,用)
2.翻译下面句子。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来说,文章第一句话属于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杨震的_____________。
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句话突出了杨震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之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笈从师_______
(2)夫人之好学,死犹存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节选),完成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
①年九十(   )
②寒暑节(   )
③杂然相(   )
④甚矣,汝之不(   )
2.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面山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