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题目
题型:安徽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庭下如积水明(   )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高处不寒(   )
(4)千里共婵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都是朗月之夜,请找出两篇(首)文、词中直接描写月亮的句子,并指出分别运用了什么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人两夜未眠,起因均是遭贬谪。一次漫步叹月叹两人,“闲人”隐含作者的情感(心情);一次饮酒悟月悟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揭示了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
1.(1)形容水的澄澈(2)只(3)受得住,能承受(4)月亮
2.(我)想到没有可以(与自己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意思对即可)
3.[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写法:比喻,间接描写,静态描绘等。(写出其中一个,意思对即可)
   [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写法:拟人,直接描写(动作描写),动态描绘等。(写出其中一个,意思对即可)
4.悲凉,感慨,欢喜,悠闲,失意,旷达等。(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人生是缺憾的,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生应该乐观而旷达等。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然后能改(过:过去)
2.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心志     行拂乱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出淤泥不染
C.舜发于畎亩中    宋何罪
D.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贤材人远矣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鱼我所欲也》,按要求答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为妻妾之为之   奉:俸禄
B.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C.万钟于我何焉    加:益处,好处
D.是亦不可以乎    已:停止,放弃
2.下面对文段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
B.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C.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D.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做出合乎义的选择。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
(1)树林阴 翳:_____________
(2)太守谁 谓: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语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词义。
⑴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机 变:____________
⑵子墨子之守有余    圉:____________
⑶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____________
杀臣,不能绝也    虽: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和”)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义兴人谓为三(   )
(2)实三横唯余其一(   )
(3)而处尤剧(   )
(4)亦何忧令名不邪(   )
2、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蛟浮或没    以为死,或以为亡
B、乡里所患    不足外人道也
C、且人患志不立  甚矣,汝不惠
D、年已蹉跎不   可久居,乃记之
3、翻译下面句子。
且人患志之不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