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题目
题型:甘肃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小惠未______________
(2)又何焉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项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战    不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狱   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D.登轼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
(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
5.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同“遍”,遍及;普遍。(2)参与
2.C
3.(1)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没有了。
4.(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文阅读,完成问题。小石潭记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然)
B.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之。(以……为乐)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D.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认为,以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潭水的清洌?第(3)段写潭水的来源及岸势,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佳句赏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你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无信/进亦忧,退亦忧
B、太丘去/屋俨然
C、相委而/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
D、下车之/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
2、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百许头(足够、足有)
B.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C.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佳作,作者写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是“_______”,可游到最后,心情却感到“_______”(前两空用原文填写),只好离开,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______
②汝之不       惠:______________
③帝其诚       感:______________
明年        越: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惧不已也/真无马邪
B.山不加增/水落石出者
C.告富者/先帝不臣卑鄙
D.吾欲南诲/辍耕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1、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臣之妻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