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列子》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
题目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
《列子》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汝心之 固:顽固
B.惧其不也 已:已经
C.寒暑节 易:交换
D.河曲智叟以应 亡:通“无”,没有
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B.皆以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D.生忧患,死于安乐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古代语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答案
1.B
2.C
3.D
4.B
5.A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列子》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因主家:_________
(2)流血面:_________
(2)使宣叩头主:_________
(4)年七十四,于官:_________
2.下面加粗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箠,请得自***
C.文叔为白衣
D、妻子对哭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无从致书以(   )
趋百里外(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张秀才,寿州人也。寿俗尚武,比户蓄兵器。邻人有市鸟枪归者,夜试之宅旁,猝闻号声。急往视之,有死者,则秀才子也。邻人惧,曰:“***他人子且不可,况***张秀才子乎!”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泣诉其故,且曰:“惟君所欲为。”秀才强忍痛,曰:“子岂敢故***吾子哉,是吾子命当绝也。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吾子以报吾耶?”自具棺葬之,无他语。(选自徐珂《清稗类钞》)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邻人有鸟枪归者(   )
率家人环跪秀才门(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吾子以报吾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秀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他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出一点即可。)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
B.又何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
C.弗敢也   万钟于我何
D.忠之也   予作文以记之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1)小惠未 徧:_____________
(2)彼竭我 盈: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学(   )
(2)录毕,送之(   )
(3)媵人持沃灌(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