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问题。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题目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问题。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1.本文是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所著《永州八记》的一篇。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①水清洌______________
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
③潭中鱼百许头______________
④乃记之而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第四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唐;柳宗元
2.①特别;②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③大约;④离开
3.①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
  ②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4.由“乐”到“忧伤”,因为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氛围触发了作者被贬后抑郁悲愤的心情。(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问题。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 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____   
(2)汝之不    惠:______________   
(3)帝其诚    感:______________   
(4)明年    越: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惧不已也/真无马邪   
B.山不加增/水落石出者   
C.告富者/先帝不臣卑鄙   
D.吾欲南海/辍耕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甲】文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客于神祠外(    )    
(2)负痛去(    )
2.选择与“虎突出从竹间”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帝感其诚                       
B.必以分人        
C.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D.苟全性命于乱世
3.翻译下面句子         
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樵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4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眠觉:睡醒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1)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
(2)无与乐者____________
(3)起彷徨______________
(4)人问其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