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予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于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B.而 而山不加增
默而识之
C.以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之 虽我之死,有子有焉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文学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这里指险峻的大山。
(3)通“慧”,聪明。
(4)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
2.D
3.C
4.(1)凭你的(现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平,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2)你的心(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5.示例: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意近即可)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帝感其诚 感:_______________
(2)越明年 越: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茬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暑易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然相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山而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________,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粗点字的含义。
(1)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虎亦寻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1)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
(2)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 )
(3)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 )
(4)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 )
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词语。
(1)牺牲:________________
(2)衡: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找出甲文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以及乙文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甲文或乙文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下列关于公民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定义务就是道德义务,两者是一回事B.两者均靠社会成员
- 2解方程:(1)4x﹣3(4﹣x)=2;(2)(x﹣1)=2﹣(x+2).
- 3分解因式:a2-4a=______.
- 4下列四幅地图的图辐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地图 D、泉州地图
- 5植物和动物细胞内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内还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6如下图,A、B两处被池塘隔开,为了测量A、B两处的距离,在AB外选一适当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取线段AC、BC的
- 7(1)原因: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_________的发展。土地_________和封建_________的出现,_____
- 8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1-3小题。 1. What was the boy afraid of doing? [
- 9已知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 10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____________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
热门考点
- 1曲线y=ex在点(2,e2)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 ]A.e2B.2e2C.e2D.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羁绊(pǎn) 毁家纾难(shǔ) 撮弄(cuō) 一鳞半爪(z
- 3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2个白球和个n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是,求布袋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子十米台双人项目,中国队今年频频出战的是张雁全/曹缘,国际大奖赛系
- 5已知向量a=(1sinx,-1sinx),b=(2,cos2x),其中x∈(0,π2].(1)试判断a与b能否平行?并说
- 6(广东大综合)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a-t图
- 7如图是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的差异B.宗教信仰的差
- 8在一个口袋中装有3个白球和2个黑球,这些球出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两个至少摸出一个黑球的概率是
- 9东亚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等五个国家。
- 10【题文】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题。【小题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