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小题2:翻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分)
小题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
小题4: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4分)
小题5:划线处属于那种描写?通过士卒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1)有的人、逃亡 (2)暗地里、去、往
小题2:如今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
小题5: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小题4:.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做事周密细致,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小题5:细节描写。说明了陈涉起义前的准备妥当,树立了陈涉、吴广在士兵们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陈涉组织领导能力强。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或”是文言文中的多义字,在此处应译为“有的人”,“亡”是古今异义字,应译为“逃跑”。“间”也是古今异义的字,应译为“私自、偷着、暗地里”。“之”在此是动词用法,即“去、往”之意。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举大计、等死”等。“举大计”即“举行起义”,“等死”中的“等”是“同样”的意思。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读语段可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在语段有关起义背景的交代中,即“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是在陈胜对于形势的分析中,即“天下苦秦久矣”。分析语段,把它们提取出来即可。
点评:分析语段内容,理解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题干中问题的关联所在,从而从语段中找到切题的答案。
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确定答题范围,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理解语句内容,把它概括出来,即:丹书鱼腹(置书鱼腹)、篝火狐鸣。从为起义做准备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他们做事周密细致、有组织和领导的才能。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提取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首先要理解语段大意,做到整体感知。
小题5:试题分析:“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句中的“惊恐”为心理描写,“往往语、指目陈胜”为动作、神态描写。总体而言,可理解为细节描写。表明所做的准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威信树立起来了。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正面、侧面,其中正面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细致入微的动作、神态描写,还可以理解为细节描写。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出判断,并把句子放到文章段落中加以理解,分析出刻画的人物的形象。
核心考点
试题【文段(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 :“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2),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3)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4) 。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5) 。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6),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
公曰 :“善 。”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1)遵:循 (2)巡狩:视察 (3)省:考察 (4)豫:指帝王秋天出游。
(5)度:法度、准则 (6)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遵海而南 南:南面 |
B.从水而不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
C.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 身:亲自 |
D.赈赡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
A.(1)诸侯之天子为述职(2)小大之狱 |
B.(1)已与贫民者三百钟(2)吾与徐公孰美 |
C.(1)景公出游,问于晏子(2)欲报之于陛下也 |
D.(1)吾君不游,我何以休?(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小题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3分)
人物(作者) | 篇目 | 人文思想核心 |
晏子 | 景公出游 | ① |
欧阳修 | 《醉翁亭记》 | ② |
范仲淹 | 《岳阳楼记》 | 忧国忧民 |
曹刿 | 〈〈曹刿论战〉〉 | ③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从先人还家/衣锦还乡 | B.或以钱币乞之/徐喷以烟 |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还自扬州 | D.泯然众人矣/众人拾柴火焰高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
小题3: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根本的原因是“口口口”,也就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要求用原文回答3分)
答: ; 。
小题4:对文章内容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方仲永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他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每天都拉着他的手去拜访同县的人。 |
B.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
C.方仲永刚开始写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文采和道理方面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
D.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说明了“要想成才必须接受后天的教育”这样一个道理 |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题。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小题1:请在下句中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小题2:解释划线字词(2分)
①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 ②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
小题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译文: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答: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语词:( 4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时时而间进: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文中有一个常用成语,请找出来( 2分)
小题4:“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哪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臣之妻私臣() (3)乃下令() (4)闻寡人之耳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个句子。(2分)
小题3:“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3分)
小题4:请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最新试题
- 1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纤维素C.乙酸D.蛋白质
- 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度为3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一个小物块冲上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经过斜面上A、B两点,到达斜面上最高点后返回时,又通过了B、A两点,如图所示,关于物块
- 4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映B商品需求变化的a、b应该是( )关系A商品B商品互为替代品价格上涨需求
- 5 ________ book named Harry Potter is ________ good friend of
- 6 小刚用一张半径为24cm的扇形纸板做一个如图所示的圆锥形小丑帽子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如果做成的圆锥形小丑帽子的底面半
-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 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
- 8If you keep ___________ English, you will make great progres
- 91878年,征战四方的日本海军因食用精米白面,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得了一种疾病,病人全身浮肿、肌肉疼痛、四肢无力,脚肿得象酒
- 10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已知AP=3,则PP"的长度
热门考点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今年受欧债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除了极少数省份的高
- 2测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第2s内的位移是10m,有人对其运动作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可
- 3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带着国人的祝福,执行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18时59
- 4半径分别为r=0.1m和R=2r=0.2m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绕水平轴O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朋党论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
- 6若函数f(x)=x3-ax(a>0)的零点都在区间[-10,10]上,则使得方程f(x)=1000有正整数解的实数a的取
- 7已知函数f(x)=Acos(ωx+φ)(A>0,ω>0,0<φ<π)为奇函数,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EFG是边长为
- 8下列粒子只能作还原剂的是①S ②S2- ③SO ④SO ⑤Cl- ⑥Na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⑤⑥D.②④⑤
- 9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交AC于点E,AC=8,△ABE的周长为14
- 10已知tanx=13,则cos2x=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