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语词:( 4分)
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刺寡人之过者:                               时时而间进: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文中有一个常用成语,请找出来( 2分)                                                                                    
小题4:“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哪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2分)
                                                                                          
                                                                                           
答案

小题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 ( 4分)
小题2: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分)
小题3:门庭若市; ( 2分)
小题4:颁布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的命令,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 2分)
小题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面”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当面”,“诚”“地方”“时时”古义意义都不同,“诚”在古文中起语气强调作用,意为“确实”,“地方”,古文中是两个词,“地”指的是“土地”,“方”意为“方圆”,“时时”不是“经常”,而是“偶尔”(有时)。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内容浅显,学生学过,很熟悉。由于古文语言精练,字词常常是一字多义,且有丰富的变化,理解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文意和语境识记字词意义,尤其要注意词义的活用,比如本题中“面”字。
小题2:
试题分析:将关键字理解清楚,“谤”,不是诽谤,而是“批评”,“议”:谈论(评论),“于”:在,“市朝”,指朝廷外市井之中,“闻”:让……听闻,“受”,通“授”,“下”:下等。
点评:本题不难,可意简单,容易翻译。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注意三点,词义,句式,语气,词义要准确,注意古今义的变化,句式要调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气要译出,要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
小题3:
试题分析:“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此成语出自本文,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含成语一目了然。汉语中的成语有来源有:古籍、历史故事、民间习俗或传说,现代语言概括。了解成语的出处,不仅能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还能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小题4:
试题分析:直接引用文中齐王颁布的命令即可。齐王在邹忌的劝说下,明白了纳谏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文中所写到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点评:本题不难,文段中文字信息明确。理解古文的文意,首先要在文字上读懂古文,然后再分析文段中的句子,有些句子直接表达了问题,有的是隐含有这方面的信息,所以搜寻关键句子是重要的方法。
小题5:
试题分析:从文中分析邹忌提出“忠言”的方式和采用的技巧,即可理解要使“忠言”不逆耳,首先要顺其心,劝说别人也要讲究方法,有理还要有“礼”。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人物的行为易于分析理解“忠言不逆耳”的原因。本题拟题很好,将熟语与文章阅读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意。
核心考点
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4分)
(1)邹忌齐王纳谏()   (2)臣之妻臣()   (3)下令()   (4)寡人之耳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个句子。(2分)
小题3:“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3分)
小题4:请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段(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4分)
(1)臣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
小题4:“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2分)
小题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于是项王乃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舣:使船靠岸。 ②籍:项羽的字。 ③赐:赠。 ④面之:指吕马童转过脸来,面对项王。⑤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我的头,好去讨封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项王曰   (             )      (2)纵江东父兄怜而我(             )
(3)见汉骑司马(             )      (4)非故人乎        (             )
小题2:用“/”给下句划分停顿(停一处)
尝一日行千里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文中看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评价项羽自刎乌江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段(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
⑴以头地耳       ⑵祲降于天      ⑶长跪而之       ⑷寡人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2分)
小题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天子之怒”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小题4: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⑴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________ 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原文回答。(6分)
“赞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小题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