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①天辅中,辽东平,张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②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杖***之,盗遂衰息。...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①天辅中,辽东平,张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
②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之,盗遂衰息。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之。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迹,莫敢犯者。   
③海陵欲伐宋,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营建南京宫室。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不听。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④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我为始皇乎!”事遂
小题1:下列句中“之”与“何以知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B.属于作文以记C.公将驰D.公将鼓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浩先后受金太祖和金太宗的器重,后来还越级升任为卫尉卿。
B.汴京大内宫廷失火,皇帝命令张浩等人营建南京宫室。张浩认为民力没有恢复,不宜大兴土木。
C.张浩用赵构没有儿子的事实来婉言阻止海陵王攻打宋朝,海陵王虽然很喜欢张浩说的话,但并未采纳他的意见。
D.皇帝想废除科举制,张浩暗示皇帝自古以来的帝王除秦始皇外,都任用文人学士。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浩捕得,***之 杖:          ②郡人颇之     事:       
③强宗黠吏迹   屏:          ④事遂         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2分)B 
小题2:(2分)D 
小题3:(4分)①用杖 ②敬奉 ③退,隐藏 ④停止,搁置
小题4:(4分)(1)张浩拆除祠堂,把里面的塑像扔到水中。(得分点:撤;省略句式。)(2)那形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可以不用烦劳军队而让他服从(于我们)。( 得分点:势;兵;服。)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句中“之”与例句相同,作代词。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选项各句表述的要点,一一比照。根据最后一段如的对话理解,张浩只是说秦始皇不用“文学者”,而非“除秦始皇外,帝王都用文学者”,故D错。
小题3: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杖”作动词,其它三字皆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势”“烦”“服”最后疏通句子。
核心考点
试题【①天辅中,辽东平,张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②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杖***之,盗遂衰息。】;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
时秦焙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竞。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蛡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祭尉首B.不物喜C.我日始出时去人近D.土砾凸者为丘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但是皇上始终保全庇护他。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兼光禄寺丞(           )             ②户部不敢(           )  
③上其言(          )                  ④以此忌于众 (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答:                                                                                        
②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此其先生者也。
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注释]本节选的上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是以忧也”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生以乡人子谒余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楚庄王德行威望都很高,但还忧心忡仲,根本原因是诸大夫的见解不如自己高明。
B.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原因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名于宋。
C.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陶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作贤者的不易。
D.本文用三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先生者”“后生者”“不生者”的区别,令人警醒。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4分)
① 能自取师者王                     ②吾知所以亡矣           
③子知吾亡乎                      ④郭君作而怒曰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4分)
①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2分) 
②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时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更始立,乃其众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复见更始政乱,诸将放纵,乃说嘉曰:“今汉室中兴,大王以亲戚为藩辅,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所保得无不可保乎?”嘉曰:“卿言大,非吾任也。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持我书往。”复遂辞嘉。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①于射犬②,大战至日中,贼阵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复病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注】①青犊:和下文的“五校”均为起义军。②射犬:地名。
小题1:下列句中的“而”与“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言和而色夷B.委而去之C.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D.先天下之忧而忧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贾复到河东运盐遇上盗贼,同行的十多人都弃盐而逃,只有贾复完整带着盐回到县里,赢得人们的称赞。
B.贾复好说大话,出言不逊,所以汉中王刘嘉不敢留用贾复,委婉地打发他到别处去。
C.光武帝之所以不让贾复单独带兵打仗,是因为他过于勇敢而容易轻敌。
D.本文既介绍了贾复好学守信,又表现了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的特点,可谓文武双全。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李生之                 奇:                ②遇盗贼    会:        
③乃其众归汉中王刘嘉     将:                ④持我书往  第: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2分)
译:                                                                           
⑵大战至日中,贼阵坚不却。(2分)
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
姚敬恒先生事略
姚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之,访以海上事。敬恒对曰:“游魂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之息无甚增益,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生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知者。
【注】①市廛:店铺集中的地方。②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③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小题1:下列句中的“之”与“潜斋之殁”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故时有物外B.悍吏来吾乡C.何陋D.辍耕垄上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没有著书,知道他的人少,以致名声未彰。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得接济他人。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D.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长跪,愿得改行:         (2)闽督姚公盛之:      
(3)宪使之:               (4)故知者: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2分)
(2)独见敬恒而许之。(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
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于长安。上言:“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禄山乱,天子入,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于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上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世旧,待甫甚善,亲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
后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乃得还。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有改动。)
【注释】①“京兆”等选文中标有“   ”符号的文字都是地名。②自振:维持生活。③绝:堵塞。④窭(jù):贫穷。⑤褊:小,狭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陛下忍弃之一犬坐于前(《狼》)
B.武世旧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C.从还京师使人之所恶莫甚死者(《鱼我所欲也》)
D.县令具舟迎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早年家境贫穷不能维持生活,而且仕途不畅。
B.杜甫曾经上书皇上要求得到任用,说明他有很强的进取心。
C.杜甫流落剑南,虽有严武照料,但他仍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
D.杜甫的性格既有率情自任的一面,又有放旷不自检的一面。
小题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上言(   )            (2)禄山乱(   )
(3)走凤翔(    )          (4)亲其家(   )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                                         
(2)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