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人不对 ( ) (2)家富则市得良犬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小题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答案
小题1:(1) 回答 (2)买
小题2:不是唯独打猎是这样,所有事情也全是这样的。
小题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对”“市”皆作动词,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独”“尽”“然”,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3: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再联想生活实际思考其中人物的行为和事件本身所说明的道理。
核心考点
试题【齐人有好猎者,旷日①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故虽有名马( ) 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⑶策之不以其道( ) ⑷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小题2:用课文原句填空 (4分)
(1)突出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_____ _____ _;
根本原因_ _____________ _。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文中分别有所指代,请说说他们分别指代什么?(3分)
千里马:_____
伯 乐:____
食马者:______
小题5: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画线字、词的意思。(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及鲁肃过寻阳( )
(3)既更刮目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用原文内容填空。(4分)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小题4: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4×1分)
⑴有仙则名( ) ⑵无案牍之劳形( )
⑶不营产业 ( ) ⑷欢守志弥固( )
小题2:翻译(2×2分)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小题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3分)
小题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3分)
小题5:【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3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2)稍近益狎
(3)益习其声。 益: (4)乃去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慭慭然,莫相知。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小题3:寓言简洁,精炼,往往一字传神,请赏析画线句“窥”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4:驴子本是无辜的,可最终却被老虎所吃。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有哪些?(4分)
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①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②屐③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①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②筇(qiǒng):竹杖。 ③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命卒曳下奴 (2)汝敢笞我
(3)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4)先生文章名一时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以中有足乐者 |
B.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其真无马耶 |
C.巡城遇之何陋之有 |
D.乃遍游江浙乃密布字印 |
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小题4:选文主要表现了谢御史的什么品格?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
最新试题
- 1如图所示,点M表示的数是( )A.2.5B.-1.5C.-2.5D.1.5
- 2They often chatted about the hard times______they spent toge
- 3端午节时,一些食品商和星级酒店推出了售价高昂的“鲍翅粽”、“鲍鱼粽”、极品粽子礼盒等应节商品。一个粽子标价500元,这5
- 4近年来,被称为“21世纪政治瘟疫”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和平、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文明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这表明 [
- 5下表信息不能反映出的历史发展潮流是 [ ]A.社会主义 B.工业资本主义 C.民族主义 D.帝国
- 6日本的美丽称号是( )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B.坐在矿车上的国家C.樱花之国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小题1: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小题2:
- 8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这一专题内容进行了总结,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6分)1909
- 9第二节 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Hello , may I speak to Dr.
- 10若菱形两条对角线之比为3:4,周长是40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
热门考点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 2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其中AC+BD=28,CD=10. (1)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3In the statement that the school sent to all parents, the he
- 4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赤道上的正
- 5下列哪一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孪生兄弟,生活在城市的哥哥较白,生活在农村的弟弟皮肤较黑B.同种小麦种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得健
- 6The aim for athletes to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
- 7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cm,
-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2+42=3+4B.34=32C.72÷8=9D.23×12=22
-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写出你的
- 10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