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江苏扬州2011)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江苏扬州2011)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
答案
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小题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思乡,想回归家园的想法。而“一片冰心在玉壶"”可与看出志趣高洁。
核心考点
试题【(江苏扬州2011)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陕西20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4分)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小题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
小题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广西桂林2011)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小题2:.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 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日照201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小题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东营20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4分)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小题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浙江杭州201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