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东风不与周郎便, ▲ 。 (杜牧《 ▲ 》)
(2) ▲ ,江春入旧年。 ( ▲ 《次北固山下》)
(3)梅雪争春未肯降, ▲ 。 (卢梅坡《雪梅》)
(4)等闲识得东风面, ▲ 。 (朱熹《春日》)
(5)门前流水尚能西, ▲ 。 (苏轼《浣溪沙》)
(6)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冰心《纸船》)
(7)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中表达对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A.《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西汉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评价《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
B.《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中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
C.《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著,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菲利普夫妇在金钱万能腐蚀下精神堕落的描写,揭露并批判了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D.明朝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
(1) 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的脱险经历使我们认识到:要战胜困难一定要有乐观的精神状态。
(2) 写的《紫藤萝瀑布》告诉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童趣》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沈复。
A.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
B.傅雷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
C.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立论文 |
A.《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 |
B.《捕蛇者说》《小石潭记》——柳宗元——南宋 |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
D.《绿》《春》《背影》——朱自清——现代 |
A.《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 |
B.《雨说》中的“雨”的形象及种种的情景都具有象征性。 |
C.《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 |
D.《蝈蝈与蛐蛐》描绘的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 |
最新试题
- 1如图所示,AB为水平轨道,A、B间距离s=2.25m,BCD是半径为R=0.40m的竖直半圆形轨道,B为两轨道的连接点,
- 2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mol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或者形成1mol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如H-H键的键能是436
- 3按要求默写。(7)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
- 4已知△ABC两边长a,b满足+b2-6b+9=0,则△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
- 5(15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
- 6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A.4cmB.cmC.6cmD.cm
- 7【题文】函数的定义域为 ;
- 8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
- 9软体动物约有10万种,指出下面贝壳已退化的软体动物是A.乌贼B.田螺C.扇贝D.河蚌
- 10下列选项中对应有误的是[ ]A.B.C.
热门考点
- 1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2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如图所示,例如,明文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3月14日,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以2747票赞成、108票反对、47票弃
- 4如图为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接有交流电压u=220sin100πt V;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
- 5—I missed the beginning of ________ cartoon The Lion King. -
- 6计算:=( )
- 7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则对角线AC与边BC所成的角是( )A.15°B.30°C.45
- 8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三份盐酸,分别与①CaO、②Ca(OH)2、③CaC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所得溶液
- 9Rising sea levels and drought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could
- 10When we say older people shrink, we don’t mean they becom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