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 (3分)西   楼①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②,卧看千山急雨来。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8.阅...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分)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8.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分)
答:                                                                
小题2:“卧看千山急雨来”中“卧看”二字有何妙处?(2分) 
答:                                                                
答案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1分)。(或连天的海浪伴随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小题2:“卧看”是动作描写(1分),表现出诗人风雨欲来时的镇定、安祥的神态(1分),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描绘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小题2: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核心考点
试题【(3分)西   楼①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②,卧看千山急雨来。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8.阅】;主要考察你对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C.《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作品《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选自《刘禹锡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
《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浪漫主义大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成语“鸡犬相闻”“三顾茅庐”“一鼓作气”分别出自《桃花源记》《出师表》《曹刿论战》。
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它记叙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B.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共同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其中《儒林外史》名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是喜剧。
D.“唐宗宋祖,稍逊风***”中的“风***”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原指《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出自这部作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面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沁园春·雪》)
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