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B. 图(b)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C. 图(c)是电动机的原理图
D.图(d)显示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关于图中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a)表明磁场产生电流 B. 图(b)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C. 图(c)是电动机的原理图 D.图(d)】;主要考察你对电生磁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比较A、B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C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C.跟电流方向的关系
D.跟线圈匝数的关系
(1)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 “右”)移动。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同学们发现无铁芯组实验中没有吸引起大头针,那么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粗细)有关?”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请根据你的猜想并利用本题电路,写出你验证猜想的简要操作方案: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比较图中的_______两种情况可知,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选填图中的序号)
(2)通过比较图丁中A、B两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发现外形结构相同的电磁铁,当通过的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_______,磁性越强。
最新试题
- 1(8分)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反应关系如下:⑴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 2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利用_________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 3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
- 4如图所示,半径2R四分之一圆弧与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在B点相连接,C与A点等高,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到
- 5免疫是人体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6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
- 7【题文】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每一湾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 8由烷基镁热分解制得镁的氢化物。实验测定,该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7.6%,氢的密度为0.101 g cm3,镁和氢的核
- 9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Bedforshire have developed
- 10要测量池塘两侧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可以取一个能直接到达A、B的点C,连结CA、CB,分别在线段 CA、CB上取中点D
热门考点
- 1我国新的《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依法取得国家赔偿。对
- 2(12分)如图所示,一个光滑圆筒直立于水平桌面上,圆筒的直径为L,一条长也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圆筒中心轴线上的O点,另一
- 3已知拋物线y=-13x2+2,当1≤x≤5时,y的最大值是( )A.2B.23C.53D.73
- 4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A.开放沿海14座港口城市B.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
- 5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①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
- 6如图所示的是公路检查站常闭型栏杆的示意图,当检查合格后,工作人员在A端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栏杆升起,车辆放行.此种栏杆实质
- 7如图所示,A、B、C为匀强电场中的三点,构成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场强为E,方向平行于ABC平面,已知电子从A运动到B时
- 8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渔人一件件被他数落得都感叹惊讶。)B.
- 9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各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小题1: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