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2) 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动理论主要有三个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中是研究分子动理论时的一些实验,要能说出这些实验的目的。图ad主要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两种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属于扩散现象。图b中玻璃板在离开水面时,水与玻璃板分子间有引力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图e中中压紧的两铅块不容易分开,是由于铅分子间有引力。图c中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这说明了分子间有空隙。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主要考察你对分子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
,所以在任意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
,从而蒸发越快。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 |
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最新试题
- 1(本小题满分13分)在数1和100之间插入个实数,使得这个数构成递增的等比数列,将这个数的乘积记作,再令.(Ⅰ)求数列的
- 2写出一个分子至少含有两项,且能够约分的分式( )。
- 3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48 000 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48×106平方千米 B.14
- 4下列哪句话是反映天气的( )A.东边日出西边雨B.昆明四季如春C.北京冬冷夏热D.新加坡终年多雨
- 5已知向量a=(sinθ,1),b=(-1,cosθ),a•b=-2,0<θ<π.(Ⅰ)求θ;(Ⅱ)求sin(θ2+π4)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
- 7冷眼看“热词”“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
- 8在①丙烯(CH2=CH—CH3);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 )四种有机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 9如图,在半径为l的球中.、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半径平面.点、分别为大圆上的劣弧、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①向量在向量方向
- 10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
热门考点
- 1两足够长且不计其电阻的光滑金属轨道,如图所示放置,间距为d=100cm,在左端斜轨道部分高h=1.25m处放置一金属杆a
- 2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开辟沿海
- 3当a≠0,b<0时,点P(|a|,b)在第( )象限.
- 4(6分)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
- 5已知⊙O1的半径r为3cm,⊙O2的半径R为4cm,且⊙O1与⊙O2外切,则两圆心距O1O2的长为( )
- 6(理)函数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__
- 7今天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秦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是[ ]A.殷墟B.邯郸C.临淄D.咸阳
- 8史学家在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发现了如下史料:“选举良才,为政之本,科别行能,必由乡曲。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故先帝明敕在所
- 9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B
- 10指出下列现象,哪些是决定性现象,哪些是随机现象?(1)骑自行车追不上“神舟”七号飞船;(2)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