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数学试题 > 点、线、面、体 > 已知直线,直线与、分别交于、两点,点是直线上的一动点如图,若动点在线段之间运动(不与、两点重合),问在点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始终具有这一相等关系?试说明理由;如图,...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直线,直线分别交于两点,点是直线上的一动点
如图,若动点在线段之间运动(不与两点重合),问在点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始终具有这一相等关系?试说明理由;
如图,当动点在线段之外且在的上方运动(不与两点重合),则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
(1)∠3+∠1=∠2成立,理由见解析;(2)∠3+∠1=∠2不成立,新的结论为∠3-∠1=∠2.
解析

试题分析:(1)相等关系成立.过点P作PE∥l1,则有∠1=∠APE,又因为PE∥l2,又有∠3=∠BPE,因为∠BPE+∠APE=∠2,所以∠3+∠1=∠2;
(2)原关系不成立,过点P作PE∥l1,则有∠1=∠APE;又因为PE∥l2,又有∠3=∠BPE,困为此时∠BPE-∠APE=∠2,则有∠3-∠1=∠2.
(1)∠3+∠1=∠2成立.
理由如下:
过点P作PE∥l1
∴∠1=∠APE;
∵l1∥l2
∴PE∥l2
∴∠3=∠BPE;
又∵∠BPE+∠APE=∠2,
∴∠3+∠1=∠2.

(2)∠3+∠1=∠2不成立,新的结论为∠3-∠1=∠2.
理由如下:
过点P作PE∥l1
∴∠1=∠APE;
∵l1∥l2
∴PE∥l2
∴∠3=∠BPE;
又∵∠BPE-∠APE=∠2,
∴∠3-∠1=∠2.
核心考点
试题【已知直线,直线与、分别交于、两点,点是直线上的一动点如图,若动点在线段之间运动(不与、两点重合),问在点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始终具有这一相等关系?试说明理由;如图,】;主要考察你对点、线、面、体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已知AB∥CD,∠2=135°,则∠1的度数是(  )
A.35°B.45°C.55°D.6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问题情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Rt△ABC和Rt△DEF)按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90°,CA=CB,∠FDE=90°,O是AB的中点,点D与点O重合,DF⊥AC于点M,DE⊥BC于点N,试判断线段OM与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展示:小宇同学展示出如下正确的解法:
解:OM=ON,证明如下:
连接CO,则CO是AB边上中线,
∵CA=CB,∴CO是∠ACB的角平分线.(依据1)
∵OM⊥AC,ON⊥BC,∴OM=ON.(依据2)
反思交流:
(1)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
依据1:                                                        
依据2:                                                        
(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思考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拓展延伸:
(3)将图1中的Rt△DEF沿着射线BA的方向平移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使点D落在BA的延长线上,FD的延长线与CA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于点M,BC的延长线与DE垂直相交于点N,连接OM、ON,试判断线段OM、ON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 直线AB∥CD,∠E=90°,∠A=25°,则∠C=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若∠1=120°,∠2=80°,则∠3的度数是(    )
A.40°B.60°C.80°D.12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以∠AOB的顶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E,过点E作射线OE,连接C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
B.△COD是等腰三角形
C.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
D.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对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