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向甲中滴适量清水,使种子保持湿润,种子的呼吸作用会 (增强/减弱),产生水和较多的 气体,此时乙中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 (增强/减弱).
(2)光合作用的过程,用一个式子表示,请补充完善下面的式子:
二氧化碳+水 (储存能量)+ .
答案
(2)有机物;氧气;
解析
试题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向A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后,种子开始萌发;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呼吸作用加强,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因而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幼苗释放的氧气增多.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分别装有萌发种子和植物幼苗.请分析回答问题.(1)向甲中滴适量清水,使种子保持湿润,种子的呼吸作用会 (增强/减弱),产生水和较多的 】;主要考察你对科学探究实验(一)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平均温度(℃) | A地 | B地 |
白天 | 35℃ | 35℃ |
夜晚 | 12℃ | 26℃ |
(2)由于A、B两地的西瓜是同一品种,因此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差别应是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而不是其体内的 决定的。
(3)作物(西瓜)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 进行呼吸作用,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的唯一差别为 的温度,所以呼吸作用的强弱影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进而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又因为A地比B地夜晚温度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 。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
A.温度 | B.光照 | C.湿度 | D.空气浓度 |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
B.除草施肥 |
C.温室内温度保持白天20度,夜晚25度 |
D.想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
A.溶解叶绿素 | B.溶解淀粉 | C.检测淀粉 | D.除去二氧化碳 |
最新试题
-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是______,各种动物是______,他们之间
- 22011年2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监察机关依法受理举报,对实
- 32011年3月4日,昆明某化工厂发生爆炸,原因是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现场10多吨酒精燃烧。现场使用了推土机和大量的泡沫灭火器
- 4【题文】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相同函数的是__________.①与
- 5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的重大校车事故。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使校车成为学生安
- 6经过空间一点P作与直线l成45°角的直线共有( )条.A.0B.1C.2D.无数
- 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
- 8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
- 9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2米金属棒MN,质量2kg,两端用细软导线连接后悬挂于a、b两点.棒的中部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B=
- 10动词填空 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小题1:More than one person_________(clean)
热门考点
- 1试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证明:任何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以各种不同的速度作弹性正碰时,都将交换速度(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
- 2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轴于点C,则的面积是( )A. 4 B. 3
- 3空间三条直线a,b,c中,b和c是一对异面直线,取三条直线中某两条直线确定平面,那么可以确定平面个数是( )A.0或1
- 4如果你访问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招待你的场所是ABCD
- 5如图所示,∠1+∠2+∠3+∠4=______.
- 6某二元弱酸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H++HA- HA-H++A2-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程度H2A >HA
- 7函数f(x)=exsinx的图象在点(0,f(0))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A.0B.π4C.1D.32
- 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中,,以、为焦点的椭圆恰好过的中点。(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椭圆的右顶点作直线与圆
- 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①该同学得到
- 10体内受精的动物一定通过胎生的方式产生后代.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