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是否是抗生素 | B.有没有毒、副作用 |
C.是否是中药或中成药 | D.有没有“OTC”标志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依据是( ) 。A.是否是抗生素B.有没有毒、副作用 C.是否是中药或中成药D.有没有“OTC”标志】;主要考察你对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京都牛黄解毒片 OTC 用法和用量:口服 一次2片 一日2次 禁忌:孕妇忌服 |
“京都牛黄解毒片”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 。某女性在***期间能否服用该药品? 。
A.110 | B.119 | C.120 | D.122 |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感冒灵颗粒;
【成份】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咖啡因、对
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薄荷油。辅料为蔗糖粉。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深棕色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规格】每袋重10克(含对乙酰氨基酚0.2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次10克(1袋),一日3次。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可见困倦、嗜睡、口渴、虚弱感;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贮 藏】密封。【执行标准】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典业发(1998)第115号文件所附质量标准
生产日期:2009年01月13日
有效期:2011年01月
(1)说明书中有“OTC”标志,说明该药是 。(填非处方药或处方药)
(2)根据说明书建议病人每天应服药 次,每次应服 袋。
(3)这盒药放到2011年03月时再使用行吗,为什么?
(4)当用药不当而导致药物中毒时,下列哪一种紧急救助的方法最为合适( ).
A.先拨打“110“,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
B.先拨打“120“,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
C.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然后拨打“120“,等候急救车。 |
D.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然后拨打“110“,等候急救车。 |
A.土霉素 | B.青霉素 | C.链霉素 | D.红霉素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④ |
最新试题
- 1根据下列图示以 “The New Grading System in Our School”为题为你校英语报写一篇短文,
- 2利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Ⅰ进行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定量测定B.利用装置Ⅱ进行碳酸氢钠
- 3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赵佗、任嚣A
- 4【题文】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盛博士对中国传统的道家、兵家、儒家、法家等都有极高的造诣,因此
- 5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 ]A.和平B.合作C.发展D.竞争
- 6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A.(-a)3•(-a)3=a6B.(-a)2(-a)3=-a5C.(-a)2•(-a)4=
-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10,则输出y的值为( )。
- 8—Mike! You _____ play with the knife. You might be hurt. —OK
- 9近年来,一本本记录新中国发展变化的历史图书、一部部讲述开国领袖人生轨迹的人物传记悄然走俏很多学校。品读这些“红色书籍”有
- 10小张外出旅游时带了两件上衣(一件蓝色,一件黄色)和3条长裤(一件蓝色,一件黄色,一件绿色),他任意拿出一件上衣和一条长裤
热门考点
- 1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在图中用画图或文字表述的方式简单形象地表达“地球”的感受。__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Q1、Q2为带等量同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未知;在Q1、Q2连线的中垂线AB上有P1、P2和P3三个点,P1、
- 3根据你学习的数学知识,写出一个运算结果为a6的算式( )
- 4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n+1),Sn为数列{1an}的前n项和,则Sn=______.
-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 6下列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 )A.水结成冰B.氧气液化C.干冰升华D.氢气燃烧
- 7化简求值:当x=时,=( ).
- 8观察下列各题的运算①④ ⑥|4 -7|=7-4 其中计算正确的有( )(添序号)。
- 9硼.碳.氮.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构成自然界的重要物质。(1)硼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 10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