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于何地?(2分)
(2) 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2分) 有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二中“伯禹”是谁?(1分)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3分)
答案

(1)都江堰(1分) 四川省都江堰市(或岷江中游)(1分)
(2)战国 (1分)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1分)
作用:防洪、灌溉。 (4分)(或: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大禹。(1分)因为他们都是治水有功,造福一方人民,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的。(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都江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都江堰,该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
(2)根据所学知识,该工程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其作用有防洪,灌溉,或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伯禹是指大禹,因为他们都是治水有功,造福一方人民,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该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主要考察你对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是就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环境保护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A                       B                  C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
①仁    ②为政以德    ③兼爱    ④无为而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2分)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4月27日河北保定市学者贾延清、李金泉历时10余年编纂的《唐明皇御注道德经》,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献价值。《道德经》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仁”B.“事物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C.“兼爱”、“非攻”D.“法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