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大理石 B.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三名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方案的反应流程分别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甲、乙两方案的主要缺点: 甲方案:______ 乙方案:______ (2)若采用丙方案制取纯Na2CO3溶液,其实验的关键有:______. (3)假设反应③所得的NaHCO3溶液中含有Na2CO3.现要利用A~D四种试剂证明Na2CO3的存在,你所选择的试剂______(填试剂代号). (4)假设反应②所得的Na2CO3固体中混有未分解的NaHCO3.乙同学选择澄清石灰水测定其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请说明其计算所需的数据;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
(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二者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无法判断反应的终点,不易控制二氧化碳的用量,方案乙能够实现制取碳酸钠溶液,但是整个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本题答案为:CO2的通入量不易控制,过程繁琐,操作复杂; (2)采用丙制取碳酸钠溶液,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用量应该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过量的二氧化碳要加热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且③④所用氢氧化钠的量应该相同,所以本题答案为:反应③应充分进行,③步骤后将NaHCO3溶液煮沸排除过量CO2,反应③④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3)纯碳酸氢钠不与二氧化碳反应,通入气体后会直接逸出,若混有碳酸钠,二氧化碳会与碳酸钠反应,通入气体后气体不会直接逸出,所以本题答案为:AB; (4)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不同,所以可以使用石灰水测定其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所以本题答案为:能,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 |
核心考点
试题【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大理石 B.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三名同学设计】;主要考察你对
实验探究和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
[详细]
举一反三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 B.用洁厕精来除去铁锈 | C.用食醋来区别小苏打和食盐 | D.把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以获得少量炭黑 |
|
下列4组实验中的操作均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1 | 操作2 | A | 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 通过灼热炭粉 | 通过灼热铜丝网 | B | 区分软水和硬水 | 加入肥皂水 | 过滤 | C | 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 | 加水 | 加稀盐酸 | D | 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 观察颜色 | 加稀盐酸 |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铁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将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导电性 | | | | 导热性 | | | | 延展性 | | | | 如右图所示,田绘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田绘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 验 方 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 论 | | | |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②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