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⑴写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甲 、乙 ;
⑵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和Ca(OH)2: ;丙和丁: ;
⑶其中稀硫酸和丁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答案
Mg + 2HCl="==" MgCl2 + H2↑ (3)置换反应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5分)下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⑴写出甲和乙两种物】;主要考察你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组别序号 | 待测物质 | 试剂 |
1 | 溶液:氢氧化钡、稀硫酸、稀盐酸 | (酚酞试液) |
2 | 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 |
3 | 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 (水) |
4 | 固体:氯化铁、碳酸钡、氯化银 | (稀盐酸) |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CO2) |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H2O) |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无色酚酞) |
A.甲物质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
B.戊物质一定是氧化铜 |
C.丙和丁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D.乙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由此可以推测出A是___________溶液,B是_____________溶液,C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为了达到每一步都能鉴别出一种物质的效果,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在第一步滴加酚酞溶液或BaC12溶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草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A、B两种物质像孪生弟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
①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②它们都具有毒性
③它们都能溶于水 ④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最新试题
- 1已知1ga+1gb=0,函数f(x)=ax与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B.C.D.
- 2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
- 3方程x=所表示的曲线是( )A.双曲线的一部分B.椭圆的一部分C.圆的一部分D.直线的一部分
- 4玉米在世界上被称为黄金作物,其原因和营养价值有关.在以玉米为 主食的国家中,心脏病、糖尿病、脑溢血、癌症等较少.(1
- 5如果听到下面的话,你能听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吗?请做简要回答。 邻居说:“你家小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
- 6成语运用: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
- 7对待别人针对自己的议论与评价,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及时予以回击,挽回尊严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8情景一:国际杂技节在某市拉开帷幕,承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在该市历史上是第一次。杂技节的主体是全体市民。决策部门
- 9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外角和等于( )
- 10如图所示,一电子沿Ox轴射入电场,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为OCD,已知.OA=.AB,电子过C、D两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热门考点
-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在[ ]A.肺和呼吸道黏膜 B.血液和淋巴 C.皮肤和体表黏膜
- 2抛掷一枚骰子,用Venn图画出下列每对事件所含结果形成的集合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两者之间是否构成对立事件.“朝上的一面数字
-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
- 4人们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高的家鸡,是因为[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发育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 5(理科)x∈(0,π2)∪(π2,π),且|x-1|•logx(sin3x)>logx(sin2x),则x的取值范围为_
- 6指出句子中的错误并改正。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 7温州市民小杨购买了一套标价22000元/平米的房子,预付款70万,余款150万通过银行按揭(利息20万)。22000元、
- 8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汉文化圈”各国的重要节日,但各国各地的春节习俗都有所不同:中国贴对联放爆竹,韩国祭祖先喝米
- 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
- 10如图,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则矩形ABOC的面积为( )平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