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上图(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表明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③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④若A装置产生的CO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Na2O2反应生成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O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O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 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 O
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___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3)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CaC03+2HCl==CaCl2+H20+C02↑ (2分)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分)
③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有助燃性。 (1分)
④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答出在A、B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即可)。 (1分)
(2)①Na2O2和CO2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元素的酸或碱(1分)
②    ’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滴加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1分)
有气泡产生
(1分)
 
   氯化钙或
氯化钡等
(1分)
 
  Na2C03+CaCl2=CaCO3↓+2NaCl或
Na2C03+BaCl2=BaC03↓+2NaCl等
(2分)
(3)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2O2+2H2O=4NaOH+O2
156       160  32
7.8g        y  x
X=1.6g
Y=8g(1分)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g/40g×100%=20%(1分)
答:略。
解析
(1)根据题意: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碳酸钠(Na2CO3),则可知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O2+2Na2CO3;且Na2O2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O2↑.
(2)在验证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时,可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
(3)收集氧气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在检验氧气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故答为:(1)2Na2O2+2CO2═O2+2Na2CO3;2Na202+2H20=4NaOH+0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有助燃性.
核心考点
试题【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5分)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1)写出图1中A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点表示开始通入CO,反应开始发生  
②b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③c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④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⑤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3)图1装置中的不足之处是                                      
(4)该实验炼制的铁与工业炼制出的铁最大的区别是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上述实验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重新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3所示,则原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某同学欲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可选择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用该物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如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           。②E中的实验现象是             
③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④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 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三氧化硫(S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右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     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为止。
这一实验说明:酸与碱作用生成了盐和水,这一反应叫做       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是                     。 
(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
                                       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 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 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查阅资料] 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下图)。

[设计与实验] (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测定导电性
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
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的甲苯溶液: A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与镁作用
氯化氢的水溶液:
        B           
化学方程式:
            C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
氯化氢在甲苯溶液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与固体碳酸钠的作用
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
化学方程式:    D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讨论与反思] 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_______________E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