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应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①废弃定影液立金属混合物 + 溶液A ②金属混合物 Ag+溶液B (3)操作a,得金属Ag
请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
答案
( 4 ) 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还有铁粉。
解析
试题分析:( 2 ) 乙同学更加合理,得到铁铜混合物后可以通过加入酸的方式除去铁,而铜无法除去;加入稀盐酸可以除去铁粉;(3)通过操作a得到金属银,所以此操作为过滤,使用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和漏斗;(4)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还有铁粉。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除杂问题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核心考点
试题【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提出问题: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2)查阅资料:①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炭黑.
②炭黑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3)猜想与假设:黑色物质可能是a:氧化铜,b:炭黑,c:
(4)实验方案:取一小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 (填化学式)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5)现象与结论:若现象是 ,则猜想a正确,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均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种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是 。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 预计实验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 | 猜想 正确 |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再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直至天平平衡。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2)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最终小至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②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
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组同学根据
【查阅资料】①珍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及少量碳酸镁和壳角蛋白(蛋白质的一种);
②壳角蛋白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加热后会变黄色;
③假珍珠粉其实就是“贝壳粉”,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
【分析讨论】①真珍珠中所含壳角蛋白在物质类别上属于 (填 “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②假珍珠粉中的碳酸钙含量要比真珍珠粉大。
【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检验珍珠粉的真假
取少量珍珠粉样品于试管中, ,若观察到 ,则该珍珠粉是真珍珠粉。
方案二 检验该珍珠粉中的碳酸钙含量
步骤Ⅰ:连接仪器组成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夹住C左侧的橡胶管,在A中装入少量水并取下上部塞子,打开玻璃活塞,A中水不能全部滴下,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 。
步骤Ⅱ:准确称取6.000 g珍珠粉样品装入仪器B中,在A中装入稀盐酸。
步骤Ⅲ:向B中珍珠粉样品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在仪器B、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
步骤Ⅳ:完全反应后C中的浊液经 、 、干燥,称得白色固体的质量为11.820g,则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
【实验反思】获得此测定结果,可能的原因有 。(填数字序号)
①样品中含有碳酸镁
②盐酸未滴加足量
③CO2气流速度太快导致未被Ba(OH)2完全吸收
④装置B中水蒸气、HCl等进入装置C中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在方案二中不需要装置C,只要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装置A、B反应前后的质量,就可以得到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你认为是否可行 ,请说明理由 。
[探究1]同学们用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B烧杯中的水能被浓硫酸吸收的根本原因是 。确认A烧杯的浓硫酸不再吸水的方法是 。
[探究2]测定探究1中吸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Zn+2 H2SO4(浓)=ZnSO4 + SO2↑+2 H2O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套方案,请协助他们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取一定量的探究1所得待测溶液,滴加BaCl2至过量, ,称量,计算。
(2)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过量氧化铁,测量消耗氧化铁的质量,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利用测得的气体量,计算硫酸的质量及其浓度。该实验使Y型管中锌粒与硫酸溶液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
[反思与评价](1)老师引导同学们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提出问题:上述方案中,可行性差的是那一个?为什么?你的回答是 。
(2)聪明的小刚提出,整个探究过程通过一个实验就能实现,他的设想是 。
最新试题
- 1明辨是非判断并改正。(1)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干涉和约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Sorry my dog frightened your daughter. — Forget it! ___
- 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碘单质的升华和氯化铵受热分解B.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熔化
- 4已知2X2(g)+Y2(g)⇌2Z(g)△H=-akJ•mol-1(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
- 5△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C=120°,c=a,则[ ]A.a>bB.a<bC.
- 6如图是小颖同学的眼镜,则两镜片所在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外离;B.外切;C.内含;D.内切.
- 7已知x+1x=3,则(1)x2+1x2=______;(2)x-1x=______.
- 8We must make sure that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newlybuilt b
- 9(4分)(2012•广东)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2+、Al3+、ClO﹣、Cl﹣B.K+、Cu
- 10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
热门考点
- 1计算:a3a5+(a2)4=______ (y4)3•(y3)2=______.
- 2有四个物体在运动,其具体情况是:甲在30min内前进了1.75km,乙在1h内前进了3750km,丙在10s内前进了10
- 32012年12月,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引起大家关注,塑化剂中主要含有邻苯二甲酸酯(,R和R′为不同的烷基)类物质,关于邻苯二
- 4下列数据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42℃B.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10
- 5西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亚于秦,为中华民族的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在西汉初期几位皇帝的努力整治下,很快出现了
- 6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____
- 7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
- 8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前2s内的位移是8m,则 ①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②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③物体前4s
- 9Sam looks like his dad. They are _____ tall. [ ]A. every
- 10A、B相同的两个气缸中都充有质量相同的氧气,其中P-V图像如图8-4-3所示,从图中可得( )图8-4-3A.A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