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如下的数据: (1)用100mL的量筒量取17.5mL蒸馏水; (2)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胆矾(化学式为CuS04•5H20); (3)将上述两种物质放入50m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经计算得出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2.5%; (4)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掖的pH为2.23. 请你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合理,并逐一进行评价. |
(1)不合理;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17.5mL蒸馏水酸,误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应选用20mL的量筒. (2)不合理;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胆矾(化学式为CuS04•5H20). (3)不合理;2.5g胆矾(化学式为CuS04•5H20)中含硫酸铜的质量为:2.5g××100%=16g;将上述两种物质放入50m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经计算得出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00%=8%. (4)不合理;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不可能精确为2.23. 故答案为:(1)不合理;误差太大,应使用25mL量筒;(2)不合理;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不能准确到0.01g;(3)不合理;经计算得出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8%;(4)不合理;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 |
核心考点
试题【某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如下的数据:(1)用100mL的量筒量取17.5mL蒸馏水;(2)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胆矾(化学式为CuS04•5H20);(3)将】;主要考察你对
化学实验等知识点的理解。
[详细]
举一反三
将固体FeC2O4•2H2O放在一个可称出质量的容器里加热,FeC2O4•2H2O首先逐步失去结晶水,温度继续升高时,FeC2O4会逐渐转变为铁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现称取2.00克FeC2O4•2H2O,持续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温度/℃ | 25 | 150 | 300 | 350 | 400 | 450 | 500 | 600 | 700 | 800 | 固体质量/克 | 2.000 | 1.804 | 1.600 | 1.600 | 0.800 | 0.800 | 0.888 | 0.888 | 0.860 | 0.860 | 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氯化钙质量/g | 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 碳酸钙的质量/g | 1 | 5.55 | 200 | 5 | 2 | 11.1 | 200 | 10 | 3 | 22.2 | 200 | 20 | 4 | 33.3 | 250 | 25 | 5 | 55.5 | 400 | X | 现有一种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某学生取20.0g此样品置于烧杯中,分四次加入密度为1.22g/cm3的硫酸并做相关记录.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加硫酸的序号 | 加入硫酸的体积/mL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20.0 | 16.0 | 2 | 20.0 | 12.0 | 3 | 20.0 | 8.0 | 4 | 20.0 | 8.0 |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某研究学习小组取用6克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不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50克,分四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不损耗),有关物质质量见下表: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12.5克 | 4.5克 | 第二次加入12.5克 | 3克 | 第三次加入12.5克 | 1.5克 | 第四次加入12.5克 | 0.5克 | 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O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甲 | 乙 | 丙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 35.0 | 40.0 | 45.0 |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 2.5 | 2.9 | 2.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