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溶解度 > 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在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在t2℃时,将3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2℃时,将3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g.
③在t2℃时,要使A得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得方法       (填一种).
④在t2℃时,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水中,都完全溶解得到的饱和溶液质量A    B.(填 “>”,“=”,“<”)
答案
①t1;②60;③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降低温度);④<.
解析

试题分析:①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0g,所以在t2℃时,将3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0g+50g=60g;
③t2℃时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A物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④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完全溶解时,A需要的水少,所以所得饱和溶液质量是A小于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知道计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质量时,要结合该物质的溶解度进行考虑,知道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在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在t2℃时,将3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主要考察你对溶解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a2℃时,P点的含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                 法提纯B;
(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
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
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蒸发结晶提纯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
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       结晶(填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乙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同.
Ⅱ.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            
Ⅲ.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