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K+、OH-、Mg2+、Cl- | B.H+、Na+、NO3-、SO42- |
C.Ba2+、Cu2+、NO3-、SO42﹣ | D.Ba2+、NO3-、OH-、H+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形成无色溶液,首先排除C溶液含有铜离子溶液呈蓝色;A选项中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B选项符合要求;D选项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故答案选择B
核心考点
试题【 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OH-、Mg2+、Cl-B.H+、Na+、NO3-、SO42-C.Ba2+、Cu2+、NO3】;主要考察你对中和反应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氯化钠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氧化钙 | 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硫酸铜溶液 | 硫酸亚铁溶液 | 加入铜粉,过滤 |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A |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 烧碱溶液 |
B | 稀硫酸和稀盐酸 | 氯化钡溶液 |
C | 镁铝合金 | 稀盐酸 |
D |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 稀盐酸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是(写化学式)
(2)实验步骤①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3)实验证明,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实验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5)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认CaCl2是否残留在了NaCl样品中,请你利用溶液D进行实验确认判断:(说明选用试剂、现象和结论)__ __
A.pH = 1.3的工业废水 | B.pH = 4.5的雨水 |
C.pH = 7.0的蒸馏水 | D.pH = 7.3的矿泉水 |
最新试题
- 1钟山①即事② 【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
- 2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2和4的矩形,它的左视图的面积为6,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
- 3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
- 4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在这十年中,我国GDP增长并跃居世界第二;因为进口,中国为世界创造了1.4亿个就
- 5We didn"t want to do the work like that, but it ________ ver
- 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轻质弹簧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B,当运动距离为h时B与A分
- 7我们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A.家庭B.托儿所C.幼儿园D.小学
- 8有一个商店把某件商品按进价加20%定价,可是总卖不出去,后来老板按定价减价20%以96元出售,很快就卖掉了,则这次生意的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0年9月,两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在嘈杂、凌乱的屋子里翻唱汪峰的《春天里》。沙哑沧桑的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桂源铺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1)诗中最能
热门考点
- 1从2010年11月1日起,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普查中,统计员得出了下列我国人口现状的一些特点。其中,你认为不
- 2铜锌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C.和阴离子
-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②___
- 4函数f(x)=log(8x-8)8的定义域是( )A.(-∞,2log23]B.(3,+∞)C.(3,2log23]D
- 5某餐厅有 四个桌子,每个桌子最多坐8人,现有11人进入餐厅,随意的坐下吃饭,已知桌一定有人坐,其他桌子可能有人坐,也可能
- 6(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
- 7比-5大6的数是______.
- 8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因此,解这类三角形问题将出现无解、一解、两解这几种情形,你能
- 9阅读《曾国藩家书》《苏菲的世界》,回答问题(两题任选一题)(4分)小题1: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主人公苏菲收到了一封神
- 10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问题。小题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