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①②③ | B.③①②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将导出H2S气体的导管点燃后伸入盛有一定量O2的集气瓶内,刚开始氧气充足,所以发生反应③ 2H2S + 3O2= 2SO2 + 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量被消耗,发生反应① 2H2S + O2=" 2S" + 2H2O,当氧气被消耗完,H2S继续与反应生成的SO2反应,所以发生反应② 2H2S + SO2=" 3S" + 2H2O,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将导出H2S气体的导管点燃后伸入盛有一定量O2的集气瓶内,下列3个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 2H2S + O2=" 2S" + 2H2O ② 2H2S + SO】;主要考察你对酸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被某些虫子叮咬,涂食醋能消肿解毒 |
B.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C.醋瓶被打翻后,室内醋味十足 |
D.进餐时,鱼刺、骨头若卡在咽喉处,可用醋使鱼刺骨软化而不致发生危险 |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
D.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A.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都可作食品干燥剂 |
B.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因为具有脱水性 |
C.生石灰吸水作干燥剂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
D.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CO2、SO2气体 |
A.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B.金属氧化物和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 D.酸和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
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aOH溶于水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
D.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
最新试题
-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颓圮(sǐ)嗔目(chēn)载歌载舞(zǎi)
- 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
- 3给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玻璃窗内表面出现冰花B.放久了的樟脑变小了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变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云是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
- 5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
- 6句型转换。1. The glasses are used for seeing in the dark. (对画线部分提
- 7This morning Timmy was very hungry but he had ______. [
- 8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种多样,主要的地形类型有 、高原、
- 9–What does your history teacher look like? . -- __________.
-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2年10月12日,兴国高中举行了主题为“爱我中华”的演讲比赛,多个
热门考点
- 1亚洲的下列气候区内人口较稀疏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热带季风气候区D.热带沙漠气候区
- 2图是某分光镜上的读数圆盘中一部分,圆盘边缘刻有角度值,是测量角度的主尺,外侧是可绕圆盘转动的角游标,图示情况读取的角度值
- 3三角形内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必在三角形的( )A.中线上B.角平分线上C.高上D.边的中垂线上
-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A(﹣1,b1),B(﹣2,b2)是该图象上的两点.(1)则b1_________b2;(2)
- 5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千克B.牛顿C.焦耳D.瓦特
- 6、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是该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直线与椭圆交于点,若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72010年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文化措施,净化文化环境,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重庆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唱读讲传”活动,得到社会广
- 8某质点0s时自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m/s2从A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s时开始做匀
- 9函数f(x)=x4-4x3+10x2,则方程f(x)=0在区间[1,2]上的根有 ___个。
- 10The bell _____ the end of the class rang, _____ our heated d